第29章 道路體系(第1/2 頁)
諸位大臣一聽,皆是一怔,不由得內心震撼。
皇帝居然已經考慮到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崇禎頓了頓,目光在地圖上游走:“當然,那是十年後的事,今天咱們只討論道路,任何事都一步步來,孫閣老,你有什麼要說的?”
孫承宗道:“陛下聖明燭照四海,老臣以為此舉自然是利國利民的,不過朝廷用度開支巨大,老臣以為,最先修的道路,應該是從湖廣到順天府的。”
“兩湖熟天下足,湖廣魚米之鄉,糧食充足,京師又在北邊軍鎮之地,常年與建奴周旋,對糧食需求巨大,此次遼東之戰便說明了這一點,若是能先將江陵通往順天府的水泥路修建起來,可事半功倍。”
崇禎點了點頭道:“說得有道理,不過錢你們打不可不必擔心,修路這件事,就交給交通局來,從銀行貸款!”
皇帝此言一出,大臣們解釋大吃了一驚。
戶部尚書畢自嚴道:“陛下,此事恐怕會有極大的風險,銀行的錢都是老百姓的錢,拿來修路似乎不合適。”
其他大臣也都這麼認為的。
崇禎道:“在路邊設定關卡,收過路費不行就行了,十年回本,每年收的錢一部分拿來償還銀行的利息。”
崇禎開始給大臣們算賬,例如修路不僅僅可以提高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運輸效率,還可以召集一大批民工,給這些民工開工錢。
這相當於是造就了一批就業崗位。
古代有很多閒人的,勞動力沒有地方用,就用在這裡,來修路,有吃有穿,還有錢拿,拿了之後他們的生活條件也慢慢改善,以後是不是有錢買衣服和香皂了?
有錢買衣服了,衣服店的生意就好了,香皂也更加暢銷了,北京製造局的銷量是不是又可以往上漲了?
這是一個良性循序,由朝廷發動的基建!
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由國家宏觀調控,拉動國內的就業和經濟。
但有一個前提,水泥的產量要跟得上!
水泥的產量就是科技技術。
所以後世的偉人才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就是這個道理。
你看,崇禎用從銀行貸的錢去修路,給民工發工資,民工有錢消費了,拉動其他產業。
路修完,糧食運輸更快,還可以收商人的過路費,過路費到交通局,交通局每年給銀行換利息和本金,銀行再把這部分錢按照利息的形式給存錢的老百姓。
這是什麼?
這是多方共贏的方式!
皇帝一通解釋下來,在場的大臣們差點跪了。
陛下,請收下老臣的膝蓋!
還能這麼玩?
這簡直是重新整理了所有人的三觀。
再想想,難怪皇帝陛下一年多前悄悄的讓陳子龍開設了皇家銀行,最近又透過雅蘭堂來推行銀鈔。
原來都是有目的的!
陳子龍激動得一逼,他臉都漲紅了,他負責了一年多的銀行,都沒有想到銀行真正的作用這麼大!
崇禎將話題收回來:“所以,缺錢找銀行貸款,現在往銀行存錢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陳子龍激動道:“陛下,臣覺得可以不僅僅只是侷限順天府了,整個北直隸都可以開始通用銀鈔,這樣銀行的錢更多,可投資下去的錢就更多。”
其他大臣也連連點頭,顯然被這種新模式開啟了一扇前所未見的大門,都激動起來。
“不急,先把順天府的銀鈔穩定下來,順天府的銀鈔沒有問題,開放整個北直隸只是時間的問題。”
“咱們回到道路上,湖廣的江陵必須有一條道路打通到西安府。”
“第二條路就是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