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真相(第1/2 頁)
“只是朕的愧疚,卻遠不止你所想的那般簡單。”
真相多少有些殘酷,但既然顧瑾已經猜到了一部分,就容不得皇帝繼續隱瞞,他們是要做夫妻的,相互之間總該坦誠相待。他瞧著小姑娘略有些呆愣的眉眼,抬起手掌,牢牢的將其遮住。
“顧侯戰死,雖是死於曹家和梁王之手,朕卻也難辭其咎。”
當年尚還是恭王的皇帝憑著手中的兵將,從邊關九死一生的闖回盛京。他本就是皇室玉牒中記在皇后名下的嫡皇子,梁王血洗皇宮的殘暴行徑又失了人心,不少的大臣聲稱擁立正統,暗中向他倒戈,這才能助他成功上位。
原本梁王一脈是該被徹底剷除的,但以曹家為首的世家卻在暗中偷樑換柱,放走了年幼的梁王世子。
曹家在這場皇權更迭中,一直都是左右逢源的態度,既許嫁了女兒,早早押寶於皇帝,又暗中與梁王勾結,為他的奪位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力與人力。
沒人能預料到皇帝能在重重攔截下回京,曹家也以為梁王已經坐穩了皇位。他們亟不可待的獻祭了皇帝的一眾子嗣,徹底向梁王投誠。
皇帝嗓音暗啞,回想起那時的情形,還是不自覺的斂眉:“若朕當年遲了一時半刻,或許朕先前的所有子嗣,就都已死絕。”
顧瑾仍舊被皇帝遮著眼睛,她沒掙脫,只是語聲有些發悶:“所以陛下是發覺了曹家的心思,而曹家為了自保,才會留下後手,救了梁王世子……以致後來曹家通敵叛國,阿爹戰死麼?”
她的睫羽眨動,搔在皇帝的掌心之間,有些癢,還帶著些許溼潤,皇帝眸光一暗,道:“救下樑王世子,卻是曹家自保之舉,但若朕繼位之初不曾貿然對世家出手,或許,也不會有那一戰。”
他當時也不過是一行伍出身的王爺,並沒有習過帝王之道,也不似如今這般沉著冷靜,不懂什麼是制衡,什麼是蟄伏隱忍,於那時的皇帝來說,凡是懷有異心的,儘快斬草除根就好,手握生殺予奪的權力,又何需對朝臣世家步步妥協?
皇帝不顧朝中請奏立後的諫言,不顧太后和長公主的勸阻,意態堅決地將曹氏軟禁起來,直接劍指曹家,意圖將其連根拔起,重創世家的氣焰。而顧叢炣的戰死,邊關險些失守,就是世家給皇帝的警醒。
他們用最狠厲的手段,叫皇帝認清了局面——大晉真正的掌權者,還並不是自己。
掌心中有淚珠滾落,皇帝滿含滄桑道:“抱歉……你的父親,死在了朕與世家的博弈之中,但在當時,朕不得不妥協,只能以大局為重,明知因由,卻也只能放過曹家。”
“邊境不能再亂第二次,朕亦沒有第二個顧卿,能為朕死守國門。”
哪怕君王,也有太多的不得已。
是他當初的決斷,以致小姑娘自幼無父可怙,無母可恃。皇帝初見顧瑾時只覺憐惜,想著若顧叢炣還活著,定看不得他捧在心尖的女兒被如此欺壓,這孩子,本該無憂無慮的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才是,往事不可追,他或可為她撐腰,代顧叢炣這個父親照拂一二,教小姑娘些立身的本事。
他藉以師長的身份去靠近,卻在不知不覺間動了本不該有的心思,從憐惜與庇佑漸漸轉為妄圖佔有,剛開始尚且能剋制,但有些念頭起了,就會不斷地滋生,直到再難壓制,只需一個孔隙,就能噴薄而出。
“好姑娘,若是心中難受,只管開口罵朕,莫要憋在心裡。”
顧瑾拽下了皇帝的手,一頭扎進了他的胸膛裡,又捶又打,哭聲道:“您瞞著我……您一直瞞著我!分明早就可以告訴我的……”
對此,皇帝沒有辯駁,起初是朝堂博弈,沒必要告知她這些,後來二人心意互通後,則是皇帝有意隱瞞。
帝王也有不自信的時候,顧瑾對他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