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5 頁)
的諸侯真的反了,朝廷就應該出動大軍將其一掃而光,這是多好的削藩時機啊!”
“削藩?”
眾人一驚,不過隨即恍然,這確實是削藩的最好時機。雖然司馬遹也不願意引起中原動盪,以便讓胡人趁機做大,歷史上的幷州匈奴、段氏鮮卑不都是列位諸侯王手中的打手?這些胡人來到中原之後更是作惡多端。
但若是不能削弱藩鎮,司馬遹就不能整合全國勢力,將來他拿什麼跟鮮卑、匈奴、羯人對抗?八王之亂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削藩時機,關鍵是他要打得贏其他諸侯。
“孟孫先生,你先介紹一下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
“是,殿下,我朝建國初期,公元265年,武帝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建國。之後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
“277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將封國分為大、次、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目的軍,但各王無地方行政權。分類情況如下:轄下民戶數封國等級置軍人數
2萬戶大國上、中、下三軍5000人1萬戶次國上、下二軍3000人
5000戶以下小國1500人”
“後來先帝又讓諸王出任地方都督,諸王多少有了行政權力,又有了數量可觀的軍隊,如此一來,多位王掌握了封國的軍政大權。”
“根據我們軍情署得到的情報,河間王司馬顒手中至少有五萬到七萬人馬,成都王掌握的人馬也在五萬左右,齊王的實力最為強大,估計兵力超過八萬,最多可達到十萬人,其他一些小的王爺如長沙王、新野王,他們手中的掌握著多則三萬,少則一萬的人馬。”
“嘶!怎麼這麼多?這樣一來若是所有諸侯王一起反了,豈不是短時間就能聚齊幾十萬大軍,我們……我們拿什麼跟對方拼呢?”王衍聽完張賓的話臉都變成彩色得了。
“這還沒算上東海王司馬越,以及他背後的匈奴人和鮮卑人的兵力,否則敵人會更加強大!”
眾人一時心情沉痛,就連張華也不由得唉聲嘆氣,好不容易看到國家興盛的希望,卻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哈哈哈,其實敵人未必有大家說的那麼強大,剛剛孟孫先生不過是做了個簡單的數字遊戲罷了。各位都是知兵之人,應該知道兵多並不代表著實力強悍。那些個諸侯王豈能合作無間?”
“對呀,諸侯王個個野心勃勃,肯定不會相互信任。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對方各個殲滅!張先生,不知我軍的實力如何?”裴危也反應過來了,他剛剛也被敵人龐大的兵力嚇呆了。
“裴大人莫急,且聽在下細細道來。如今殿下在關中有近十萬大軍,但是我們還要防備來自蜀中、幷州的敵人,因此可以調到中原參戰的兵力最多隻有五萬人。再加上新城駐守的一萬兵力,整頓京城兵力所得的三萬人,我們最多能集齊八萬大軍,雖然跟敵軍相差太多,但我軍在武器、訓練等方面遠遠超過那些諸侯王的軍隊。”
“怎麼才這點?八萬人,敵人至少也有三十萬人,這……這相差太多了吧?”王衍有些失望,覺得太子的兵力太少。
“不少了,當年孤入關中時,不過帶了一萬人。如今孤手中有著近十萬大軍,豈會怕諸侯王那些土雞瓦狗之輩?”司馬遹傲然道,他最自己的部下有強烈的信心。
“既然大家都認為戰爭不可避免,那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整軍備戰,首先第一步要調整軍事指揮機構。諾,這是孤準備好的調整計劃,大家都來看看吧!”
司馬遹也覺得既然政府機構調整不易,那就不妨從軍事機構入手,畢竟軍權一向被眾人忌諱,很多人都不敢隨意染指軍權,省的被人君猜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