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影響(第1/3 頁)
一劍千里斬人頭。
徐常還好,封了王后,也和李軌一般成日醉生夢死,被一劍斬從天上而下斬殺之時,還在女人的肚皮之上。
死了便也死了,只是讓王府亂了一陣而已。
但陳至卻不同,明面上三人之中,李軌是皇帝,按理來說地位最高,但其實陳至當初之所以推舉李軌當皇帝,只是因為他在三人之中,年紀最少,威望最低,沒法服眾,這才讓李軌撿了便宜。
論心機謀略,這個陳至才是最為厲害的。
當初hd之戰,就是這個陳至一手策劃,當初聯絡段瑜的也是陳至。
戰局不利,李軌和徐常已經死心,在一年前便開始死命搜刮,準備逃回老巢。
而陳至則是乘機慢慢在軍中施恩,將另外兩鎮將領拉攏了大半,當劍光從天而降之時。
陳至正在和眾將商議,準備兵變將李軌和徐常抓了,然後和長安談判,割據三鎮,以待天時。
結果計劃才剛剛確定,陳至正自意氣風發。
“好,李軌和徐常都是蠢貨,如今天時還未至,大周死而不僵,不過長安的小皇帝也不是個人君的樣子,剛愎自負愚蠢至極。
我等暫時蟄伏,等個幾年,他自己便能將大周這唯一一點氣數折騰乾淨,諸位只要聽本王的,以後榮華富貴享受不盡。”
眾人正準備起身恭維之時,一道劍光自天外而來斬破屋頂,劍光一繞,而後一閃,陳至的人頭已經消失不見,血箭四射,噴了眾人一臉。
看著倒地的無頭屍體,眾人面面相覷,一陣譁然之後,剛剛還準備同心一起改朝換代的眾人,立刻一鬨而散。
一部分將領串聯之後,帶著半數大軍朝著潼關而去,準備投降長安。
另外一部分人則是將糧草財物一卷,一路朝著北方而逃。
十數萬大軍一朝流散,困擾了長安數年的三鎮叛亂,就這般被王浮一劍解決。
當然這也是因為數年戰火,中原已經元氣消耗殆盡,三鎮已經無力再繼續佔據中原。
本就想撤的三鎮士卒,這才隨著陳至的身死,煙消雲散。
三鎮叛軍崩潰,身在最前線的諸節度使自然是最開始發現的。
搶地盤的搶地盤,搶錢財的搶錢財。
本就因為三鎮撤退被搶了一波的百姓,又被節度使們搶一通,三鎮殘兵跑的急,只是大略搶了一次。
這些節度使可不一樣,這些地方本就不是這些節度使的地方,除了幾個戰略要地外,其他地方以後還是要還給朝廷的,此時不搶更待何時。
不管是百姓還是王浮,恐怕都沒有想到,這些個打著大周旗幟的節度使,比起三鎮的叛逆更加狠。
不過還好只是搶了數日,洛陽發生的事便慢慢的傳了出去。
有李軌等人的前例在先,諸節度使也有些心寒,生怕自己也落得個李軌等人的下場,連忙叫停,將軍隊收攏了回來。
即便要搶,也只敢搶一搶府庫,卻是不敢再搶百姓了。
這才讓中原保住了這最後一絲元氣。
而長安朝廷,得了數萬叛軍的投效,也知道了李軌三人都被王浮所斬後,已經二十一歲的小皇帝立刻大喜,二話不說,便下令準備遷都回洛陽。
此時整個朝廷敢說真話之人,已經基本被逐出了朝堂。
也只有李善國雖然時常和小皇帝頂撞幾句,但小皇帝實在離不開李善國,這才忍了下來。
當初李善國單騎入京城,一到京城便被重用擔任了戶部侍郎,也是有李善國的拆東牆補西牆,這才讓長安朝廷堅持了下來。
只是才區區一年的時間,本來身體還不錯的李善國已經滿頭白髮,眼睛也因為長時間的熬夜看公文,變得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