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2/2 頁)
伯倫在多倫多說道,這是在他同
美國就長期懸而來決的美國加拿大邊界糾紛商妥了一項解決辦法之後。他提
出英美利益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絡,即所謂的&ldo;特殊關係&rdo;。這種關係已經成
為英國外交政策的一個主題,因為英帝國意識到自己無力應付既來自歐洲列
強同時還來自美國的挑戰,放棄了&ldo;光榮的孤立&rdo;。倫敦對華盛頓越來越必
恭必敬;在南美就未來的巴拿馬運河,在阿拉斯加漁業糾紛上,英國都作出
了讓步。皇家海軍還撤出了西大西洋,以此表示英國真誠地希望美國海軍日
後能和英國一道在全球建立&ldo;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下的和平&rdo;。
盎格魯撒克遜人共同統治世界的意圖遭到美國反帝國主義分子的激烈反
對,他們試圖提醒國人不要忘了共和黨的理想,譴責馬漢是&ldo;美帝國主義的
先遣人員&rdo;。但是象參議員艾伯特&iddot;貝弗裡奇那樣的奉行擴張主義的政治家
卻真誠地接受了馬漢著作的觀點。貝弗裡奇認為應當竭盡全力顯示使命,使
美國成為&ldo;世界文明的託管國&rdo;。福音派教徒到處宣講擴張主義,叫喊最兇
的是喬賽亞&iddot;斯特朗牧師,這位辛辛那提公理會的牧師,在一八八五年寫的
宗教小冊子《我們的國家》中宣稱:美國註定成為&ldo;強大的世界工場,我們
的民族成為命運的支配者。&rdo;斯特朗的這本暢銷書激起了公眾的熱情,這本
書為美國人的特殊使命找到了合理依據,因為他們的國家&ldo;代表了最廣泛的
自由、最純潔的基督教和最廣泛的文明&rdo;。
馬漢的比較現實的理論對商業界具有同樣的鼓舞力量。&ldo;不管美國人願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