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討論遠不如行動,且看(第1/3 頁)
“李大師”表演完畢,最後引出了自家媳婦兒的酒店管理公司。
有人可能覺得是設計好的有意為之,動機不純。可髒師兄卻知道,這是李樂的老毛病,放羊上山,走一路拉一路。
就像最早的豐禾,之後的長樂教育,再之後,滬海的那層樓,姑蘇的青年公寓。
只是不知道這次,李禿子的運氣還能不能像前幾次這麼好。
村委會最後還是依靠“集體決議”,確定了合作搞旅遊開發的意見。具體的事兒,還有的談,但至少,從現在開始,北峪村手裡有了一個與國際知名酒店集團的合作方向。對比佳宇公司,著實有了對著打擂臺的底氣。
說了說之後的方案規劃制定的事情,李樂幾人又一次婉拒了魯達請客,顛兒顛兒回了城區。
幾人湊一起,吃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哪兒吃。
最後,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小南門。
只不過前年開始,海淀鎮開始拆遷,過去遺存在燕大人幾十年記憶裡的老虎洞,軍機處,長征食堂,一洞天,日雜店,書店,一點點的消失殆盡,路過時,除了感嘆一句世事無常,無可奈何。
四人圍著海淀鎮轉了一圈兒,緬懷了一下,去了“麥教”邊上的美食一條街,選了一新開的號稱三院肛腸科聯營單位的爆辣贛菜館子。
有名人跟著,而且是在自家學校附近,想吃的順快點兒,自然得遮掩一番,好在小李廚子的車裡,有還沒用完的半打豬嘴口罩。
“戴上,還成,看不出來,你臉不大。”
“你別吱聲,跟在李樂後面。”
“你顛著腳走。”
“要不,我回去吧。”
“別廢話,走你!”張鳳鸞一拉,四人懷著“必死”的心情,鑽進了飯館兒。
包間,雅座,點菜,“噗噗噗噗”,四聲戳破一次性餐具的響動,“嘩啦嘩啦”,不約而同的涮起筷子。
“誒,李樂,你這論文到底啥題目?”杜恆甩了甩筷子,又開始涮勺子,“咣噹哐當”的。
“失地,農民。”
“我就說,你怎麼對北峪村的事兒,這麼上心。”
“也沒吧,有感而發。”
“這人,肯定沒憋啥好屁。學社會學的,心臟呢。”
“這話說的。還能有你們學法律的心臟?”
“怎麼,你想把北峪村當個長期的點兒跟蹤著?”撒師兄略懂。
李樂搖搖頭,“算,也不算,就是想看看,換個模式下,一個村子的發展路徑。而且,算是碰著了。這裡面還存在違規的行為,”
“嚯,這是當做樣本了?那你這成本可不低。”
“成本啥,你要是知道這孫子在遼省吉省弄得幾個廠子,這點,灑灑水啦。”
“那也不能這麼說,也得有效益的,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啊對對對,是可以泡來的。”
“髒師兄,是不是覺得小弟的拳頭不夠硬?”
“張鳳鸞,你別惹他,咱仨加一起乘三都夠嗆。”杜恆笑道,又遞給李樂一張面巾紙,“不過,鄉村問題,尤其對你們專業來說,是一門大學問。”
李樂笑了笑,“其實,我倒不覺得,鄉村問題只是鄉村的問題。”
“什麼意思?”
“就是,自從我們開始接觸現代化工業化以來,鄉村就逐漸變成了一個問題,而在此前幾千年的歷史中,鄉村不是我們的問題,鄉村就是我們本身。它只是在現代化程序的衝擊下,才被人為的成為了一個問題。”
(琢磨呢,)
一段繞口令式的話,反倒讓三個人低頭琢磨半天。
都是燕大里神仙級別的高智商人類,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