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樂的上勾拳(第1/3 頁)
朱運在被幾道前菜折騰的品嚐了酸苦辣,唯獨沒有甜的時候,做菜的廚子也在忙著,畢竟,按照李樂自己的話說,他,還是個研究的學生。
“我們知道,在再分配體制下,國家政策,經過單位制度的疊加,在這一地區塑造了一個以大中型工業企業為主導的社會生態,而把市場化這一變數納入這套固定的公式中來,會演變成什麼呢?”
回到茶啊衝的又一次課題組會上,李樂一本正經的就自己這些天“假公濟私”過程中調研和歸納出來的成果,坐著講述,連祺捂著半邊臉,心說這禿子怎麼這麼能扯淡,可又扯得挺有道理,要不然,惠、呂兩位老師,怎麼聽的那麼仔細,還時不時問上幾句。
琢磨琢磨,連祺在本子的角上,寫下,“水,忒不要face”幾個字,再一抬頭,又聽到。
“我歸納為兩個階段,第一,市場經濟起步的頭十年,大多數國企並不是一下子就受到新興個體、私營民營經濟體的威脅,反而因為掌握壟斷相關資源,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優越性.....一方面認為這樣的大企業不能輕易破產,否則挑戰合法性,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另一方面,還需要大企業承擔一些國家的生產任務和計劃,不能輕易放開原材料供給和產品流通渠道。”
“在調整初期,國企就業人數非但沒有縮減,反而因其優勢吸引了更多的適齡經濟人口,前十年,就業人口達到頂峰,以遼省為例,其國有企業就業人數,在1992年達到頂峰,為1021萬人,在這一年,遼省總人口為4000萬。”
惠慶一抬手,指了指李樂,“有資料支撐?”
“有,遼省的統計年鑑。”
“繼續。”
“哦。第二階段,我成為過渡期,市場化持續推進,市場的發展和國家對於國企的態度轉變,逐漸擠壓了大中型工業企業的資源總量,沒有能夠持續為所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穩定存續提供保障。”
“體現在,民營企業逐漸積累資本和學習技術,吸引技術和管理人才,二,政府表現為逐漸向大中型工業企業推行破產製度以及抓大放小、關停並轉政策,從而重新定義了可以在國家渠道獲取資源的企業的邊界。”
“根據你的研究,如何理解大或者小的轉變?”呂申插話。
李樂笑了笑,“資產和生產規模意義上的大轉變成為絕對市場壟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上的大。”
“我們可以看到,到了90年代末,經過一系列調整,除了政策性壟斷、自然壟斷行業,或者關乎社會安全的超大型國企得以儲存,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在抓大放小這一輪調整中都收到了衝擊。資源的分配也越來越傾向於民營經濟體制企業,或者說,趨向打破壁壘,放到一個圈層裡競爭。”
“而最終體現在97年前後,國企突然的下降過程。繼續以就業人口作例子,97年一年,遼省就減少了294萬國企單位職工,而到去年這五年間,一減少了523萬人。”
“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對於這一地區工業單位制社會來講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漸進式改革,而是一種突變。而這一突變,造成了一些我們前面所呈現出來的後果。”
“於個人是迅速的被動的脫離單位制,於企業,則是破產、改制、被兼併,重組,被髮展起來的民營企業所吸收,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意識、制度、監管上的缺失,已經或者正在,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我們這次調研過程中發現一系列問題。”
惠慶扔下筆,揉起了手腕,“說說,你怎麼總結的。”
李樂點點頭,“我把這些問題,姑且稱為國企改制中的行為藝術。”
“哈哈哈,都上升到藝術高度了?”呂申拍著桌子笑道,“講講,我們聽聽怎麼個藝術法,看看這些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