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猜忌(第1/2 頁)
孫權繼續滿是憂慮地道:“蜀人的戰力是越來越強,兵馬是越來越多,裝備的兵器也是越來越好,現在竟然連十多萬魏軍都抵擋不住,長此以往,恐非我東吳之福啊!”
“陛下是擔心蜀人的實力一舉超過魏人,以致聯盟失衡?”顧雍眼中精光一閃,緩緩說道。
孫權道:“是啊,這幾年西蜀的國力、軍力都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一旦諸葛亮這次北伐將西線的十餘萬魏軍全部消滅,那以後的天下形勢很有可能會復現建安二十四年的情況。”
“陛下不必過於擔心,蜀軍雖然連戰連捷,但魏軍主力也就是曹真率領的中路軍並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只是暫時被困在了子午谷內,蜀軍想要聚殲曹真大軍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坐鎮洛陽的曹睿君臣也定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曹真大軍覆滅,必定會從東面調兵增援關西,一旦曹真大軍脫困而出,西線形勢又將一變,到那時魏蜀兩家最終誰勝誰負,還尚未可知。”衛將軍全琮拱手說道。
坐在下首的前將軍朱桓緊接著道:“陛下,臣贊同衛將軍的分析,曹魏畢竟國力強盛、兵馬眾多,曹真、張合、郭淮等魏將又非平庸無能之輩,定然不會坐以待斃。
臣料接下來魏蜀兩軍還會有一番龍爭虎鬥,無論哪一方獲勝,都必定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我東吳只須冷眼旁觀,就可坐收漁翁之利。”
“依卿之意,咱們現在什麼事都不做麼?就這樣幹看著?”孫權道。
漢魏兩國在西線打得熱火朝天,雙方投入的兵力都在十萬以上,如此一來東吳在東線面臨的國防壓力就大為減輕。
這麼好的機會,孫權當然坐不住了,他才登上帝位不久,正是雄心壯志、宏圖萬丈的時候,見東線空虛、有機可乘,就又起了出兵北上、征伐合肥的心思。
今天之所以把顧雍、步騭、朱然等一干心腹重臣喚來議事,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這......”朱桓見孫權似有不悅之色,頓時給問住了。
全琮出言解圍道:“陛下,雖說魏國十餘萬精銳盡聚於關右,但荊州、兩淮一線仍有魏軍不下十五萬,儘管這裡面大半都是戰力羸弱的屯田兵,但荊州司馬懿、揚州滿寵俱文武雙全,二人憑藉堅城險隘拒守,我大吳一時之間恐難卒破。
再則衛溫、諸葛直二位將軍奉陛下詔命才於上月率甲士萬人浮海往東以求夷州和亶州,眼下海上大軍暫時未有訊息傳回,正是偃旗息鼓、謹慎對待之際,不宜大動干戈、四面出擊,以免未敵所趁。”
數月前,孫權退朝後與大臣諸葛直談論歷史掌故,不經意間說到了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尋仙訪藥一事。
孫權聽後悠然神往,心想《禹貢》中就記載有夷州,徐福也傳聞留在亶州不返,會稽海外有夷、亶二州應是不假,既然秦代就有人到達過,如今江東航海技藝精湛,大小船隻無數,也一定能找到夷、亶二州。
到那時既能為東吳開疆拓土、增加人口,亦能有機會找到那秦始皇求而不得的長生不老藥,此兩全其美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念及於此,孫權下定決心、力排眾議,命令大將衛溫和諸葛直在數月間組建了一支軍士萬人、船隻三十餘艘的艦隊,並於上月揚帆出海,浩浩蕩蕩去尋找夷州和亶州。
“嗯。”聽完全琮的話,孫權捋了捋紫髯,不置可否。
顧雍察言觀色,輕聲問道:“陛下,上大將軍可有意見傳回?”
陸遜輔佐太子孫登坐鎮武昌,蜀魏的交戰情況他肯定也曉得了,而且比建業的孫權等人還先一步知道,按照以往的慣例,這種大事他定然會向孫權上奏自己的看法。
“伯言的意思是耐心等待,暫時按兵不動,待摸清曹魏是否發兵增援關中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