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我是湖南長沙人怎麼講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大將軍是九千歲心尖寵皇帝哭暈了【凹凸】天上掉個小金毛斬神:召喚呆毛王后,我直接無敵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新世紀福音戰士,在維修部的故事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糾纏要抱抱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家有邪神初長成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籃球夢之揮手之間

常自覺的選擇。

湖南人選擇了吃辣椒,通常被認為是氣候的原因。但是,在辣椒傳入湖南之前,湖南人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沒有吃辣椒也能適應這裡的氣候,為什麼會在兩百多年前一定要選擇吃辣椒呢?

其實,湖南人吃辣椒,是因為湖南人歷來就討厭寡淡或甜膩的口味,並且長期習慣於香濃刺激和鹹味很重的菜餚。中國科學院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公佈過一份關於湖南人飲食習慣的研究報告,認為湖南人的飲食結構不合理,不大符合健康標準,其中有兩個結論,其一是湖南人攝取的鹽份比其他省份的人高出兩個百分點,其二是湖南人偏食,例如肉類食物中偏愛豬肉,而很少吃牛肉、羊肉等其他肉類。

有意思的是,在我的印象裡,中國科學院僅僅發表過一份關於湖南人飲食習慣的研究報告,而對其他省份居民的飲食習慣卻未表現出如此的關心。是不是科學家們特別關愛湖南人的身體健康,或者是想從飲食結構中找出湖南人才輩出的秘密?

且不管科學家們的初衷如何,但他們得出的結論,的確是非常中肯的。即便是在飲食這樣非常生活化的問題上,湖南人也表現出了霸蠻的性格。首先,湖南人偏食,在飲食上固守地域習慣,很難接受其他的風味。口味也偏,重鹹輕甜,因此攝入了過多的鹽,而鹽這種東西,據現在的研究結果,是容易導致高血壓的。湖南人口味重,花椒、桂皮、茴香子、八角、丁香花蕾,五香都喜,愛辛辣,姜、蔥、大蒜、紫蘇,無一不愛,甚至往往在一樣菜式中,將各種刺激性佐料都放齊全,還嫌不夠刺激。既然有這樣的追逐刺激的口味,一旦發現了更加刺激的辣椒,誰還捨得放手?

在耕讀模式下生活的湖南人,日子顯得有些平淡,在飲食中加入刺激,可以使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現在的人們看鬼片,看驚悚小說,也不過是為了在平淡的生活中增加一些刺激的調味品,使精神不致麻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省際交往和流通的增強,湘菜走出了湖南,走出了中國,以它無比刺激的口味,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瀟湘菜館、毛家飯店、紅太陽酒家,開遍了全國,並且是天天座無虛席。石家莊有一家餐館叫“將軍府”,經營的是湘菜,據說是當地生意最紅火的酒家。

於是,辣椒在湖南紮根的歷史不到三百年,卻在這裡找到了大肆繁衍的市場,並且隨著湘菜的傳播,逐漸繁衍到全國。在湖南境內,你找不到一個不吃辣椒的地方。湖南人認為,辣椒有助於禦寒,有助於刺激寡淡的口味,提升衝動的血質。火熱的氣候和火熱的辣椒,與湖南人火辣的性格相互映襯。

最重要的是,中國任何一個吃辣椒的省份,都沒有像湖南一樣,把辣椒當作湖南人精神的一種標誌。辣椒傳入湖南的時候,湖湘學派剛剛形成並開始授業。也許是這種巧合,使辣椒在湖南有了精神上的意義。那時候,王船山正在倡導“知行合一”。大約湖南人把吃辣椒當成了與自己的理性相吻合的一種行為了吧。

吃辣椒為什麼成為精神的象徵?(2)

也許不純粹是巧合,辣椒傳入中國以後,在食辣核心圈裡的湖南、四川地區,出現了一大批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四川一帶先後出現了劉光弟、鄒容、楊銳、向楚、張瀾、彭家珍、蒲殿俊、吳虞、郭沫若、陳獨秀、鄧小平、朱德、陳毅、劉伯承、聶榮臻、張愛萍,湖南一帶則出現了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陳寶琛、黃興、蔡鍔、宋教仁、陳天華、焦達峰、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羅榮桓、任弼時、林伯渠、李富春、鄧中夏、何叔衡、李立三、陶鑄、胡耀邦。

於是,近代史學家提出了中國的辛辣文化圈理論。一位學者指出:以往傳統認為食辣主要是去溼驅寒,現在最新研究表明,冬季日照少、潮溼而寒冷是形成辛辣重區的主要環境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豪門團寵:夫人她來自古代心惑紫水晶夜曲古武至尊沒有老公很多年靈感巨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