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馬納克河再一次打敗他的部隊。他見湘軍緊追不捨,非常恐懼,便唆使安夷逃往葉爾羌,自己逃到烏什,希望迫使湘軍分兵,使自己能夠苟延殘喘。劉錦棠不追安夷,只對白彥虎窮追猛打,打得他惶惶不可終日。
湘軍渡過胡馬納克河,在戈壁上行軍八十里,俘虜了白彥虎的手下馬有才,接著又攻克烏什和阿他伯什,把白彥虎追到戈壁灘邊緣,然後沿戈壁返回。
湘軍將士一個月中冒著嚴寒遠征,馳驅三千多里,收復了南疆東四城。劉錦棠戰功卓著,朝廷對他補了西寧道的缺,將他晉升為三品京卿,對他手下的將領,也各有獎勵。
伯克胡裡盤踞在喀什噶爾,此時仍然保留著西三城,而和闐的伯克呢牙斯向湘軍投降,包圍了葉爾羌,為湘軍聲援。伯克胡裡只剩下喀什噶爾一座城了。他率領五千騎兵去葉爾羌打敗了伯克呢牙斯,伯克呢牙斯向湘軍靠攏。
伯克胡裡奪下和闐,據為己有。喀什噶爾的軍隊裡有幾百名滿漢軍士,趁伯克胡裡不在城裡,相約起事,把守住漢城,派人報告湘軍。劉錦棠兵分三路進攻喀什噶爾,自己守住葉爾羌與和闐的要衝。伯克胡裡與白彥虎合併部隊,打算奪回喀什噶爾的漢城。湘軍從斜刺裡殺出來,伯克胡裡的騎兵措手不及,調轉頭奔回回城,大聲喊:“湘軍大隊人馬到了,如何是好?”
劉錦棠放出風來:只打白彥虎的部隊,其餘不問。回民紛紛潰散,伯克胡裡殺了幾個人也無法禁止。白彥虎和伯克胡裡只好帶著各自的人馬逃跑,留下部分士兵死守喀什噶爾,拖住湘軍。
當晚三鼓時分,餘虎恩和黃萬鵬的兩支部隊抵達城下,城內守軍放火,騎兵出來迎戰,但還沒交鋒就潰不成軍。湘軍抓獲守軍元帥王元林。湘軍登上城頭,向回城的回民大聲喊話,勸他們投降。回民們開西門逃走。湘軍在天亮前佔領了喀什噶爾。
白彥虎、伯克胡裡和阿里達什逃入了俄羅斯境內。劉錦棠趁勢攻克了葉爾羌、英吉沙爾與和闐,於是南疆西四城全部回到朝廷手中。
左宗棠在收復新疆的同時,十分注重生產建設。大軍出關之前,張曜的先遣部隊在哈密屯田,開墾三萬五千畝荒地,將哈密開發成了新疆的糧倉。張曜讓軍士們在地下鋪油毛氈,用三合土粉刷人工渠道,建起坎兒井,為乾旱地區從事農業生產創造了經驗。
另一支湘軍由魏江燾率領,專門修路,築成了安西以西的官道,從哈密星星峽到馬裡坤之間的天山大道,以及從托克遜到喀喇沙爾之間蘇巴什山口的一百七十二里盤山路。湘軍同時保護環境。從嘉峪關到烏魯木齊,沿途每隔十里挖一口井,王德榜的部隊負責打井與栽樹。
左宗棠把軍屯和軍隊從事生產建設作為軍務,是徵西行動中的一項大改革,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俄國人起先沒有料到清廷能夠出兵新疆,而且很快恢復了在這個地區的統治,所以他們在佔領伊犁時表示:只要中國從阿古柏手中收回了被佔的領土,他們就把伊犁還給中國。湘軍打敗了阿古柏,使俄國人陷入被動。左宗棠很快安定了新疆,做好了收復伊犁的準備。清廷叫他暫且按兵不動,因為政府代表崇厚正在寒冷的彼得堡與俄國政府談判伊犁問題,清廷是否動武,要等談判有了結果再行定奪。
崇厚去俄國時,西太后下旨讓他“全權代表,便宜行事”。他卻無視邊疆的實情,不察封疆大吏的成算,胸無定見,聽憑俄國人調排。談了一年多,他在黑海之濱的裡瓦基亞簽署了一份辱國的條約,中國收回了伊犁城的代價是,將城池外圍的險要地區讓給了別人。 崇厚喪權辱國,朝野上下一片譁然,清廷迫於輿論,拒絕在條約上用璽,並將崇厚革職拿問,交刑部議罪。刑部將崇厚判了死罪,打入大牢。經過李鴻章四處周旋,朝廷改罰崇厚贖罪銀三十萬兩充作軍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