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2/3 頁)
凡是被提名贊取過的,我都儘量給他們找合適的位子填上。
正式的登基儀式仍需補上,我主張一切從簡,讓國師一手操辦,看了黃曆,時間定在十二月十二。問起年號,我沉默了許久,才選了&ldo;明德&rdo;二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是師傅教我的第一篇文章,我唯一背得全的一本書。
阿澈被葬在皇陵,我去見了他一次,站了許久,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話。不想再去責怪他什麼埋怨他什麼,更多的錯,在我身上。
師傅的墓地就選在皇城東面,站在未央宮最高的地方就能看到。這一切是燕離負責,我只是遠遠看著他離開,從日出站到了日落,最後是喬羽將我拉回了屋。
登基那天,南方經歷了九戰連捷後,終於徹底擊潰了閩越,白族宗主宣佈歸附我大陳。藍族在藍正英藍正琪兄妹死後,為白族一舉打壓下,白族掌握了閩越大權,雖對大陳俯首稱臣,每年進貢,卻保留了所有內政不受干涉。
國師稱,雙喜臨門,普天同慶,應大赦天下。
於是我說,那就大赦吧。
那一天站在皇城上受萬民朝拜,眼前烏壓壓地跪滿了各色朝服,我看了下自己空蕩蕩的右手邊,依稀看到了那人對我點頭微笑。
那一年的除夕,帝都很熱鬧,未央宮裡有我、喬羽、燕離、豆豆。
大年初一犒賞三軍的時候,我與陶清唐思匆匆見了一面,然後他們又直奔北方,這之後很久,我都沒有再見到他們。
陶清對我說:&ldo;逝者已矣,生者卻還要繼續。&rdo;
其實道理我都懂,但節哀二字,說來容易,做來難。老國師是師傅在世時極為敬仰的一個人,每日跟著他學習處理政務,忙的時間一多,便也顧不上悲傷了。
閩越的戰事瞭解後,燕離與陶清談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燕離便離開了帝都,我想他是回閩越了,不知道會不會再回來,什麼時候回來。
元宵夜,喬羽帶著我,換上便服出宮,看帝都燈市,一夜琉璃火,未央天,驀然回首,已是一年。
花燈上用簪花小楷寫了一首詞。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透!
&ldo;瑩玉。&rdo;喬羽接過我手中的花燈,聲音裡隱含擔憂。
我微笑著搖搖頭,擺了擺手,繼續向前。
人,總是要一直向前的,燈火闌珊處已經沒有那個人了,再向前走,總會在終點處遇到。
這是明德元年的上元節,第一個沒有師傅的上元節,只有我和喬羽。
站在城樓上,俯瞰著半城燈火,我心中一動,偏過臉去看喬羽,恰迎上了他的目光。一如既往的深沉浩瀚,映著點點琉璃火。
我伸出手去,握住他的,緊緊地十指相扣。
他不會哄我,不會安慰我,只會用他的方式默默陪伴我,等待,再等待。
那一刻,因思念而孤單的時候,至少還能握住彼此的手。
我早已不是一個人在行走,有的人只能用來回憶,而有的人,還在等我攜手共度餘生。
我偎進他懷裡,閉上眼睛,長長舒了口氣。
&ldo;喬羽,我們回家吧。&rdo;
&ldo;好,回家。&rdo;
他隻手環著我,將我圈在懷裡,低下頭來,在我發心印上輕輕一吻。
燕離去了閩越許久,卻只在上元後寄回來一封信,說是短時間內回不來,其他的事情卻沒有多說。
他會不會選擇接掌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