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第八十一章 變了臉色(第1/3 頁)
而且對方遞上名帖的時候還特意強調了一下與黃侍郎的關係。
唐正延掃了一眼侍者手捧的名帖,連線也未接,淡淡道了一句:“按規矩辦。”便繼續與人寒暄了。
侍者微微踟躕了一下,恭敬地彎了彎身,反身離去了。
同唐正延寒暄的兩人都是今科士子,見到唐正延如此乾脆地拒絕了對方,不禁十分驚訝。
雖然私密集會有私密集會的規矩,不接納不請自來者,但凡事都有例外。禮部侍郎黃玉國如今在朝中可是炙手可熱的權臣人物,無數人爭相逢迎都不一定有機會。如今人家給面子派人前來,這般不留情面地拒絕,豈不是太容易得罪對方了。
這兩名士子是同鄉,家族在京中都頗有些人脈,早前一段時間便透過關係結識了唐正延,與他相處頗為投契,遇到這種情況,不免一勸。
年齡稍長計程車子估計,也許是當著自己二人的面,唐正延不好壞了規矩,便為他遞了個臺階道:“唐兄,對方雖然壞了規矩,但到底是黃侍郎門下,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如稍稍通融一下吧。”
“不錯不錯。”年齡稍小計程車子點點頭,也出言附和相勸。
唐正延耐心地聽完二人的話,微笑地輕輕頷了頷首,對二人拱了拱手道:“我知道二位賢弟是好意相勸,只是規矩便是規矩,壞了一次,便會有第二次,不論對方身份如何,這個先例都不能開。”
兩名士子對視一眼,也向唐正延拱了拱手,回了禮數,不再勸了。厲害關係都已講清,他們作為尋常朋友,也算盡到了自己的心意,唐正延經商多年,這麼做想必有自己的考量,多勸說不定反而不美了。
唐正延收了手,又與他們聊了一些,便繼續向後來之人迎去了,彷彿並沒有注意到早已從亭中走到他近處的陸海發。
方才侍者將陸海發與柳虛生引入亭中,兩人還未坐下,柳虛生見到認識的人,便告辭過去寒暄了。陸海發獨坐無趣,便從亭中走了出來。
在他之後到達的這一批人,都是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多數人都氣質不俗。陸海發有心結識,走近兩次卻發現人家三三兩兩湊到一起的都是舊識,久別重逢寒暄得正熱切。
他不願硬湊上去,考慮再三,還是向唐正延走了過來,沒想到會聽到那一段對話,當即便對唐正延更多了一分敬佩。
敢向權臣說不,真是好魄力,好氣節!
敬佩之餘,也不禁為陸海源無緣參加此次集會感到惋惜。
他這個弟弟也是很有才學的,雖然因為母親的緣故,他與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過往甚少,但是在心裡,他還是將對方當做親弟弟看待的,也希望對方能夠前程似錦。
他有心為陸海源爭取一下機會,但唐正延既已明確表態,他也不好再勸其破例。思索再三,還是作罷了。
單純如他,又哪裡知道唐正延敢拒絕黃侍郎的垂青,一個是有意做與他看,一個是因為本身便有實力拒絕呢。
寫意軒入口之外,陸海源頗有信心地等著侍者回來相迎,不想等到的卻是對方將名帖退與自己。
侍者在寫意軒多年,見過諸多文人雅士,日積月累,也被薰陶得很有些風度,躬身一拜,頗為謙雅有禮地將名帖遞還給了陳淡和陸海源:“抱歉陳大人,抱歉陸公子,此次集會的賓客名冊上並未列明二位的姓名,還請見諒。”
陸海源想要說什麼,被陳淡抬手擋下了。
陳淡收好名冊,思索片刻,微微頷了頷首,對侍者道了一聲:“有勞了。”
待侍者退下,陸海源立即皺眉道:“陳師兄,此人也太不將恩師放在眼裡了,竟然都不通報上面一聲,自己對了名冊便決定了。”言辭間頗為氣憤,且是已與黃玉國落定了師生的名分。
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