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 第二零六章 正堂訊問(第3/3 頁)
,將安心拿來的傷藥,忍痛敷上。
他現在能做的有限,只希望將來在大堂之上,能為秀珠他們再多拖延一段時間吧!
朝房,票擬送上去之後,很快得到了御批迴復。
陸止領銜調查通政使司翰林互毆一事,以及由此牽涉進來的大小案件。協同調查此事的人選,分別是左僉都御史王一輯、大理寺少卿方有固、御史薛瑞、翰林雲史文。
王一輯和方有固入選,並不出乎眾人意料。但是御史薛瑞,和翰林雲史文這兩位能入選,就令人覺得摸不著頭腦了。
一個是著名憨憨言官,炮仗脾氣,一點就炸,愣起來命都敢不要。
一個是琉璃百寶瓶,除了眉清目秀當擺設好看,就是個讀死書,死較真兒的書呆子。有人上疏彈劾他購買毛筆花銷太多,有奢靡浪費之嫌。
這種口水彈劾,也就是湊湊業績數量用的。其他人收到這種彈劾,也就是一笑了之,偏偏這位仁兄,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地寫了個兩萬多字駁斥疏,還當庭唸了出來。
要不是女帝及時喊停,散朝的時間非得晚上一兩個時辰。
這麼兩位朝中奇葩說湊數的,不都是湊數的,說攪局,又不都是攪局的。
女帝準這兩個人入選,是想幹什麼呢?
滿朝上下,沒人猜得透女帝到底是怎麼想的。但是不妨礙,所有人都已經把炮口對準了陸止。
只要陸止查案敢稍有徇私,他們就敢口誅筆伐,將陸止趕下司禮監秉筆的位置!早上不是剛收拾了一個張錦禮嗎,再趕下去一個,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反正朝局都亂了,那就更亂些才好!
陸止既然奉旨調查翰林於通政使司互毆事件,並由此引發的大小案情,那就得先從翰林互毆一事查起。
所有人都以為,陸止會把訊問的地點定在錦衣衛衙署,或者起碼,也要定在內閣朝房。
前者,算是司禮監半個自己的地盤,後者,守在那兒的閣臣天天和司禮監抬頭不見低頭見,多少都會賣個面子。
沒想到,陸止竟然把訊問的地點,就定在了翰林院正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