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國師養成記(第2/2 頁)
“啊?”蘇雲一愣。
丹華子拂塵一擺,笑道:“為師帶你出來,當然不只是為了遊山玩水。
自然要拜謁同修,論證道法。”
蘇雲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原來師父您是帶弟子去踢館的。”
丹華子用拂塵柄輕輕敲了下蘇雲的頭,“什麼踢館,這叫切磋論道。
到了他人的道場,可萬萬不能起驕慢之心。”
蘇雲點點頭,肅容道:“放心吧,弟子知道您擔心什麼,弟子不會有門派之見的。
您告訴過弟子,天下雖道法三千,但終途至一。
不管佛家道家還是儒家,只是修行的法門有所差別,其中皆有共通之處。”
丹華子滿意的捋了下鬍子,“你明白就好,如果真要說法,世間只有一法,就是無為法。
法無定法,萬物皆可入道。
有人以琴入道,有人以畫入道,有人以武入道,這世間的修行之法,何止千萬?
困於門戶之見的,都是庸人。”
於是接下來,蘇雲就開始了水深火熱的日子。
於道觀中與道士們談玄論道,在古剎裡和和尚們打禪機,有時候技高一籌,有時候一敗塗地。
丹華子也不指點什麼,只讓蘇雲自己去悟。
一個人挑一個門派,車輪戰更是常事,論道到了興頭上,人家還不放他走,甚至持續過半個月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蘇雲的話術突飛猛進,硬生生被逼出一嘴口燦蓮花的好口才。
這一年的功夫,也讓青雲之名在修行界中名聲大噪。
不管是被踢過館的還是沒有踢過館的門派,都知道白雲觀出了這麼一個優秀的傳人。
以至於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蘇雲,也沒少被各門派的弟子們在心底咒罵。
眼看著論道差不多了,丹華子終於放過了剩下的修行門派。
而是帶著蘇雲,深入民間,觀看世情百態。
丹華子換了一身不起眼的灰色道袍,斂攝神光,看起來就是一個長得好看些的普通道人。
手中拿著一個長幡,上書“算盡天機”,站在城外,對蘇雲道:“道家雖常說出世,但這世間之事,如果沒有入,何來出呢?
為師接下來要你做的,就是紅塵練心。”
蘇雲同樣是一身普通的道童打扮,好奇的問道:“我該怎麼去做呢?”
丹華子指著城內,對他說:“用你的眼睛去看,看這世間的繁華與汙濁。
用你的耳朵去聽,聽聽人們的苦難和幸福。
用你的心去感受,感受這人間的無常變幻。
只有深入紅塵,你才能錘鍊這顆躁動的心,體會什麼是真正的‘出世’,找到屬於自己的‘道心’。”
蘇雲被師父一時被師父的這番話所震懾,他知道自己天資不凡,走上修行的道路也是一系列機緣巧合。
雖然學會了很多道法,看了諸多經典,但對於為何修行,始終沒有確定的答案。
我修行是為了什麼?
我的道心究竟在哪裡?
這條路上,我的終途又在何方?
蘇雲在心中問自己,卻沒有答案。
丹華子看著弟子每天緊鎖的樣子,勸慰道:“這不是一天兩天所能找到的東西,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未能明白。
你的路還很長,為師相信你總有找到的那一天。”
他拍拍蘇雲的肩,指了指城內,鼓勵道:“先從這裡開始”
蘇雲點點頭,目光堅定起來。
總有一天會找到的,不僅是道心,還有這條穿越路上的終極答案,我都會找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