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1/2 頁)
池小秋將年糕切作一片片,把雞蛋磕在碗裡頭打碎,聽了不由咋舌:「惠姐姐才多大,這便要嫁了。」
韓玉娘瞅著池小秋這般沒心沒肺的樣子,心裡頭直嘆氣,終於忍不住問出來:「你便沒想過自己以後的著落?」
「我麼?」池小秋停下筷子,細細想了一會兒。
門外鍾應忱停住了腳步。
「我早便想好了,過年來租上個鋪子,等我把手藝學了,便往大江南北都開上食店,讓池家招牌掛到各處!」
韓玉娘頭更疼了:「你想得卻好,只是可想過沒有,你那以後的夫婿,可能準你跑南跑北!」
池小秋往年糕上掛雞蛋的手終於一停,又想了一回,混不在意:「若是不許,打上一頓就好了。」
「這有什麼難的!」
韓玉娘一個趔趄,險些栽倒在地。
第75章 除夕夜
冬至一到, 往後曆書便翻得飛快。
眼瞧著蒸過了豬油年糕,吃完了謝灶團,煮過了香噴噴的臘八粥, 年便近在眼前。
隔壁周家拿著提盤籃來送年盤, 一開啟來, 上面一層竟是兩條青魚,忒是貴重, 韓玉娘推了兩回,周大娘卻笑道:「還要謝忱哥兒給咱們家寫了一副好對子, 兩條魚算什麼!」
要不說家裡有個讀書人, 就是能有些風光。
池小秋上街去買年貨時,往賣對子的攤前轉了一圈,竟沒有能看中的, 回去跟鍾應忱抱怨:「寫的字連你一半都及不上, 倒好意思要這麼多錢!」
她不過隨口說了一句,轉過頭來便見鍾應忱已裁好了紅紙, 蘸著摻了金粉的墨寫出了一副對子, 熱鬧又好看,連意頭都比別人家新鮮。
方貼了出去, 隔壁便有人家來問哪裡得的,池小秋一指鍾應忱,狠命誇了他一頓。
周大娘瞥了鍾應忱一眼,悄悄拉了池小秋道:「可能讓忱哥兒也給我們寫一張?」
池小秋一時作難。
鍾應忱可從不接這樣的活。
她剛要想法子推了, 坐在亭子裡頭裝著看書,實則正支稜著耳朵聽她兩人動靜的鐘應忱忙站起來:「大娘想要個什麼樣的?」
池小秋眼睜睜看著, 往常冷淡自矜的鐘應忱,這會同周大娘商量了半日對子, 且樣樣問得仔細,不由大跌眼鏡。
鍾應忱近日變得太多,前幾日將外頭大哭的麟哥兒牽回了家,今天熱熱切切幫著周大娘寫對子,放在之前,他可最不耐煩理這些閒事兒。
真是怪哉!
可不管如何,鍾應忱這兩番舉動,倒讓周家同他們關係走得更親近了。
韓玉娘沒能推掉,便歡天喜地接下來,供在灶前,自個又搗了兩下頭,念道:「年年有餘,年年有餘。」
因要接灶,前幾天買的竹燈掛這會便已備好了,韓玉娘把錫紙折成紙錠子,中間還加了彩牌方段,上下串成五彩一綹,纏在燈掛上。
她剛做好,轉頭便瞅著池小秋把其中一個就要往灶神龕邊上懸,她忙急得站起身,連聲唸叨:「哪有挑燈掛撿著一個挑的,得成雙成對才能順順利利的,你這孩子!」
池小秋甚是無辜,只是將燈掛拿下來:「這燈盞子…」
「呸呸呸!小孩子不懂事,各位神仙老爺可莫要怪,要怪就怪我玉娘…」韓玉娘緊緊張張在灶神龕前叨叨半天,才跟池小秋道:「平時便罷了,過年哪能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池小秋想了半天,才知道,原來不吉利的是燈盞的盞字。
「哪裡有這麼多忌諱,說話也不暢快。」
從這以後,諸事韓玉娘都不讓她沾手,唯恐她不曉事,說出些什麼,難在串門的神仙面前描補,便趕了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