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秦國二十等爵(第1/2 頁)
“我秦國現有的授爵制度,都是依靠斬獲頭顱來授爵。
這確實是可以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但也容易讓將士們貪功冒進。
若是敵人使用誘敵之策,很有可能會將我軍將士引入埋伏之中。
故而以臣之見,普通士卒可以人頭記功升遷,但是士大夫以上的官吏,升遷之法便不能夠再單純的以斬獲頭顱的多少來計算。
其他包括如俘虜敵軍,攻陷城池,擊敗敵軍等等,都可以作為軍功的評定標準。
並且,為了防止將帥為了軍功而無視秦人將士的損耗,最終導致我軍產生大量傷亡,我們還應該設立一個完整的獎懲體系。
如我軍斬首敵軍一百甲士,然而我軍士卒卻折損超過一百甲士,如此一來,便該罰而不該賞。
若我軍斬首敵方甲士五十,士卒折損不到二十人,則此為大功,當賞而不該罰。
另外,如將士違背軍令,聞金不退,雖斬殺敵方士卒一百,己方戰損不到十人,此亦當罰而不當賞。
將士聽從號令聞鼓而進,深陷重圍損失慘重,此亦當賞而不當罰。
諸如此類,皆應該詳細規範,以免將來在戰場之上,將士們為了軍功及逃脫責罰而不顧大局!”
秦壽聞言之後大受震撼,這是他早就已經想到的事情,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去做罷了。
而今姜默提了出來,他本能的就想要讓姜默去辦這件事情。
然而就在他準備開口的時候,卻是突然間閉上了嘴。
古往今來,凡是變法者少有能得善終之人。
姜默是否願意變法,終歸還是要私下詢問過他的意見才好。
秦壽隨即將目光看向眾人道:“姜卿所言有理,這正是今後寡人需要完善的東西。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重新議定我秦國的勳爵等級。寡人已經準備好了一個方案,諸卿倒是可以與寡人參謀一二。”
話音落下之時,群臣互相對視之後,紛紛恭敬的向著秦壽說道:“臣等恭聽國君國策。”
秦壽笑著擺了擺手道:“現在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只是寡人的一個想法而已。
若是有什麼疏漏,諸卿儘管提點。”
話音落下之時,他展開一個竹簡說道:“大周現有的上下等級劃分,國人之上為士,士之上為大夫,大夫之上為卿,卿之上為諸侯。寡人設二十等爵位,便是分別對應士,大夫,卿與諸侯…
秦士卒斬首一甲士者得爵曰“公士”,是最低等的爵士,每年可以獲得50石的糧食。
再斬首一甲士者,得爵曰“上造”,每年可以獲得100石糧食,是軍中的高階士兵。
再斬首一甲士者,得爵曰“簪嫋”,每年可以獲得150石糧食,可以駕馭軍中的戰車成為御者。
再斬首一甲士者,得爵曰“不更”,每年可以獲得200石糧食,從此之後不用再服更卒的差役。
這四等爵位依舊處於士的範圍,雖然已經是勳爵,但是不能做官。
再斬首一甲士者,得爵曰“大夫”,每年可以獲得250石糧食,主管一輛戰車及隨從,相當於是一卒之卒長。
自此之後,便不再單純的以個人斬獲的人頭記功,而是以一場戰爭的功績記功。
大夫立一級功,得爵曰“官大夫”,每年可以獲得300石糧,可以統帥一旅五百人的軍隊。
再立一級功,得爵曰“公大夫”,每年可以得350石糧,可以填補一師統帥的空缺。
再立一級功,得爵曰“公乘”,每年得400石糧,可以正式統帥一師2500人。
此四等爵為大夫,相當於是我秦國曾經的男爵。
變法之後,曾受封男爵的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