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朱明王的大廣東工業圈計劃【求全訂】(第1/4 頁)
“一千兩百萬兩銀子,好大一筆錢!”
廣州城外。
朱道樺坐在軍帳之中,嘴角微微上揚。
在他面前跪倒在地的是一名已經剪掉辮子,換上了漢人衣冠的中年男子。
如果廣東巡撫郭世勳在這裡。
他立刻就能瞧得出來。
這位跪在朱道樺面前的,不是十三行總商伍敦元,又還能是誰呢?
“大王,除了十三行的庫銀和粵海關的稅銀,還有廣州的行商和周邊地主豪戶的銀子也基本存進了滙豐銀行,您這下可真的是全取廣東了。”
伍敦元跪著說道。
確實是全取廣東。
不只是地盤。
還有廣東的白銀!
中華在這個時代輸出的產品瓷器、茶葉、絲綢都非常能打,基本上是處在壟斷地位,而且技術門檻很高。
憑藉著這幾個拳頭產品。
歐洲人在南美洲挖出來的白銀,百分之六七十都透過海洋貿易流入到了中華大地。
在一口通商政策之下。
這些白銀就是從廣州口岸流入的。
因此,廣州白銀數量之多,冠絕全國。
地盤被佔了,廣東當地闊佬的白銀也流入到了明王的銀行。
伍敦元當然清楚,現在在廣東需要聽誰的了。
伍敦元這樣的行商很清楚自己的命脈所在。
沒有廣州一口通商。
他們這些地頭蛇行商對於滿清而言就沒有人任何價值。
如果隨著郭世勳等人離開廣東。
他們這些失去了地盤,又特別有錢的闊佬。
那隻能成為被人虎視眈眈的烤乳豬,隨時可能被吃幹抹淨。
與其如此。
還不如留在廣州,直接投奔明王來的痛快。
雖然說十三行的庫銀有一部分也是行商們的本錢。
不過伍敦元也想清楚了。
這些庫銀損失了也沒什麼——因為其中有大部分,是北京城的八旗王公的股份。
只是以十三行的名義行商而已。
這一口通商。
表面上看起來是十三行吃的盆滿缽滿。
但吃掉大頭的。
還是清廷的貴胄。
十三行的行商也只是跟著喝口湯——雖然這一口湯也很肥美就是了。
為了吃到這口肉,朱道樺還特地在廣州城外等了兩天。
這兩天時間,明軍主要工作就是抓俘虜。
潰逃的綠營兵要收攏起來。
綠營武官全部都要“勸降”。
有了楊流芳的示範作用。
大部分的綠營武官投降起來也就沒有什麼心理障礙了——連漢軍八旗都能投降,你一個連皇帝的奴才都算不上的四等人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所以除了少數死硬分子,大部分的綠營武官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此一來。
楊大人的合唱團又擴大了規模了。
而且朱道樺還讓他們寫信給其他的各省的故舊親朋——這些人也大多數在綠營做官的。
可以想象。
這些信件送出去,會引起怎麼樣的震動:兩廣綠營的絕大部分的武官,還有從江西湖南等省調來的綠營武官,投降了百分之七八十,剩下的倒也不是他們實在是對大清朝忠貞不二——要麼是被炸死了,要麼是失蹤了,要麼就是從戰場上溜走了。
總之。
這樣一來。
清廷還能放心使用綠營兵嗎?
反正朱道樺自己想一想就覺得乾隆肯定會頭痛的。
至少在短時間內,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