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他沒說具體的數,但溫路進去繞了一圈,掐著下巴說不錯。
梁又釗淺笑,一開始買的時候沒想那麼多,就覺得照著溫家院子買就行,這樣人都來了也熱鬧。
以為是奢望,沒想到現在竟然成真了。
院子不算一比一復刻,但物品擺放都和溫加小院差不多,住著也順手很多。
溫善善剛回到溫家,衣物用品都不多,聽安排的住進見朝陽的房間,屋裡打掃的很乾淨,物品擺件也歸置整潔,一看就是精心收拾過。
溫路只當這裡是轉站點,陪著溫善善辦完就要去南邊,所以睡哪兒無所謂,但對比溫善善那間溫馨明媚,實在有感覺受到歧視。
梁又釗笑笑不說話,算是預設了不平等待遇。
連著跑著了十來天,終於在開學的前兩天弄好了學籍問題。
兩人一開始是想讓她從高一開始讀,但溫善善思考片刻,也採納了他們的意見,最後還是選擇直接年高三。
她是經歷過高三的,甚至比現在的更苦更充滿壓力,她相信舊知識複習一年肯定抓起來,堅持了十幾年的作息也可以重新調回。
一晃,溫路就到了不得不走的日子。
溫善善送他到院門外,梁又釗一早去合夥人那邊取車。
作別的場景溫路不停地叮囑溫善善不要有壓力,「考不上沒事啊,哥哥加把勁,不缺這點啊,呸呸呸,我們家善善這麼聰明,當然能考上。」
院門口有一顆兩人合抱才能圍住的槐樹,溫善善就同他站在樹下,一個勁的點頭同意說知道了。
幾人從晉城離開時,溫爸也是這樣嘮叨,一直到最後不耐煩了才放人離開。
換位之後,溫路也難逃這個操心命。
「還有還有,你雖然還小,但那崽子二十多歲不小了,你在家也注意點……」
在溫善善的解釋裡,她只是昏沉沉沒了意識,再醒來就成了二十一歲的另一個人,所以溫路也下意識把她當十五六歲的小姑娘。
但梁又釗不一樣,二十四五了。
溫家一直把他自家小孩養,加上這幾年回溫家越發成熟穩重,溫爸倒是很放心把溫善善託給他,溫爸都同意了,小輩也不好說什麼。
古人向來講究忠孝節義,為一句甚至可以養活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這也沒什麼不放心。
畢竟在溫家,最聽溫善善話的人就是梁又釗,對她也最好。
他們不擔心,溫路卻隱隱操心。
說著話,太陽從東升起爬至高空,梁又釗遠遠從遠處開著車過來,臨送他上車,溫路還在囑咐她零碎的小事。
揮手送他離開,溫善善才轉身進院子了。
明天就開學了,領到校服第一件事就是洗完掛著曬乾。
之後就開始溫習書本,幸好,都不是很難。
快到晌午,溫度驟升,溫善善看著外面高掛的大太陽,估摸這該弄午飯了。
住下這幾天,溫善善已經對這裡的廚房相當熟悉,很多廚具已經偏向現代化,上手速度很快也很順手。
燒飯的過程中正好梁又釗從外面回來,推開門就能看見溫善善圍著圍裙在灶臺前,轉身的瞬間對他笑說:「回來啦,飯馬上就好。」
「你把碗洗一下,兩個就行,我燒了蒜黃炒雞蛋和宮保雞丁。」
梁又釗明顯一頓,僵住半天沒動,等溫善善再轉頭,見他還站在原地,拿著鍋鏟在他眼前揮揮:「發什麼呆啊。」
他這才回神,聽話地乖乖去洗了碗,之後他就一直靠著廚房外的門框等她,幾次想幫忙都被溫善善攔住了。
不就兩道菜,熟了就能盛,需要幫啥。
溫善善猜不出梁又釗的想法,轉而自己忙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