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江舒意(第2/3 頁)
“不但得了刊載,拿到了省作家協會會員資格,還獲得了蜀川電視臺的專訪!”
“周至同學,現在我們省最年輕的作家!”
“這不但是周至同學的個人榮譽,還是我們學校的榮譽,甚至是夾川、蠻州的榮譽!”
“在這裡,我號召大家,要向周至同學學習,品學兼優,不但學好課堂上的知識,在課外也能有所收穫,全面發展!”
“學校決定,獎勵周至同學獎狀一份,現金,兩百元!”
“請周至同學上臺領獎!”
在全校師生的熱烈掌聲裡,周至一臉尷尬地走到臺上,陪著趙校長整完這一出。
“周至同學,來給同學們說幾句。”趙尚中的話裡充滿了鼓勵。
周至感覺自己就好像上了金雞百花的頒獎典禮一樣,手裡拿著獎狀和紅包,面前杵著一個元旦匯演時說相聲用過的話筒。
“呃,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就是聽完家裡外婆講的故事後,覺得應該寫出來而已。”
“多的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只想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優勢。”
“大家在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繼續自己的愛好,保持自己的優勢就好。”
<center></center>
“我說完了,謝謝學校給我的榮譽和獎勵,也謝謝大家。”
等回到班上,徐有志將周至領到臺邊:“周至同學從這學期開始,就成為我們班的同學了,大家歡迎!”
班上響起了熱烈掌聲。
“作文其實是最難的,需要一個人的沉澱和蓄養來支撐。周至同學兩篇文章能夠登上省刊,絕不是他的一時幸運,而是他長期知識沉澱和蓄養的結果。”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上學期期末有道選擇題,‘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當時四班的何詠梅來問我,題中的‘呵壁’二字,是什麼意思?”
“說實話,把我都難住了。”
“這個假期裡,何詠梅給我帶來一本書,說是周至家裡的,書名叫做《楚辭章句補註》。”
“還說周至告訴她,這個詞語,就是來自這本書,王逸的這本書裡,有為屈原的《天問》所作的一篇序言,序言裡提到屈原創作這篇文章的時候,‘因書其壁,呵而問之’。”
“同學們,這件事讓我看到了兩種精神。第一,是何詠梅同學精慎思考,絕不放過一點疑惑的專研精神;第二,是周至同學廣泛閱讀,深厚積澱的博學精神。”
“兩種精神,都值得大家學習。”
“以後在語文上要是有什麼問題疑惑,我不在的時候,大家可以找周至同學幫助,大家再次歡迎!”
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等到掌聲平息,徐有志才對周至說道:“周至你下去吧,穆如雲,周至暫時坐你旁邊,下課帶他熟悉一下班裡的環境。”
周至朝著那個空位走去,眼睛卻早已落在穆如雲的身後,張辛夷的旁邊。
那裡有一個略顯清瘦的漂亮女生,眼神中充滿激動崇拜,也在目不轉睛地看著周至。
上一世的愛慕,怨懟,酸楚,疑惑……各種情緒紛至沓來,讓此刻周至的心中,五味雜陳。
這個曾經帶著現在的表情,走入他的生命,給他留下難忘的美好,讓他以為能夠守護一生,白頭到老的女孩,最終卻又選擇輕輕退出,消失無蹤。
那道情傷,周至用了十年的消沉失意,隨波逐流,自我放逐,才最終治癒。
甚至都不能說治癒,只是歲月用新的沉澱,將它掩蓋了起來而已。
那是他的初戀,江舒意。
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