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意識流文學(第2/3 頁)
錦瑟》為例,首句又‘錦瑟無端五十弦’開始,追憶自己的‘華年’,圈定了詩作的內容範圍。”
“可接下來‘莊生’和‘望帝’兩句,其實是隻寫了希望的破滅與寄託的虛無。說的是‘求不得’。”
“‘滄海’和‘藍田’二句,則包含了佛家的因果論,包括了瑕疵與遺憾。”
“最後的‘追憶’和‘惘然’,則是回憶那懵懂之中,最可珍惜的東西的失去。”
“通觀整篇的詩作,李商隱大大並沒有說他年輕時破滅與失去,遺憾與惋惜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理解,可能是壽命,健康,親情,愛情,事業,財富,家庭……”
“但是這重要嗎,不重要。因為詩人本來想要傳遞和表達的,就是一種主觀的情緒。”
“這種情緒和思緒的流動,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嗎?當然感受到了,否則它們也不可能成為名篇,流傳千古。”
“所以《無題》,它真的就是無題,它寫的就是一種情緒和思緒的流轉,我們需要感受的,就是詩人當時的那種憂傷,惋惜,遺憾所交融的,情緒和思緒的流轉。”
“這些情緒,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因此詩人相信他的詩,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感受與共鳴。”
<center></center>
“這其實已經脫離了中國傳統的‘詩言志’的精神核心,或者可以用‘詩言意’來概括。”
“而且我認為,中國的古詩,其實是一種作者與讀者共同創作的神奇過程,詩人留下的文字其實是故意跳脫的,不完整的,留白的。”
“而這些跳脫,不完整,留白,是留給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在腦海中自動補足的。”
“這個過程造就了意境的體悟,這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表達、傳遞與接收過程。”
“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講,李商隱的《無題》,當然是詩,還是非常高明的詩。”
“他甚至不需要你懂,也就是說不需要你完全補上那些跳脫,不完整,留白,也同樣完成了這個優美的過程,相比一般的詩作,它就更加的浪漫,奇幻,空靈。”
見池薛荔越聽越懵,周至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或者我換一種說法吧,也許池姐姐更容易理解一些。”
“你說。”
“西方文學裡有一個流派,學術界一般認為它們是象徵主義文學在小說領域的體現。”
“由於其技巧獨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將之當成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來看待。”
“這個流派主張將人物主觀感受到的‘真實’,客觀地、自發地再現於紙面上。”
“十九世紀末,法國作家埃杜阿·杜雅爾丹發表了小說《被砍倒的月桂樹》,該作因始終運用了‘內心獨白’藝術手法,被後人視為該流派的先聲。”
“其後的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其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實踐了作者‘主觀真實論’的藝術觀,成為了這個流派的範本。”
“一九一九年,英國著名小說家維吉尼亞·伍爾芙,創作了《牆上的斑點》。作品透過一個婦女看到牆上一個模糊不清的斑點而引起的無限聯想過程,揭示人內心世界的豐富和易於變化。”
“李商隱的《無題·錦瑟》,是不是也是同樣的創作方式?”
說到這裡池薛荔終於明白過來了:“意識流文學!”
“對!就是這個!”周至說道:“這個流派的技藝手法,包括了內心獨白、內心分析、自有聯想、時間和空間的蒙太奇,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詩化和音樂化。”
“以上所有的這些手法,李商隱大大隻用了短短五十六個字,便將之表達得淋漓盡致!”
“因此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