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第1/2 頁)
的友好關係。它是蒙古人民革命黨政策的重大轉變。實際上,黨綱草案體現了蒙古
現任政府的對內對外政策。在91年6月,蒙古政府又起草了一部新憲法,新憲法體現
了蒙古政府在政治改革中決定奉行更加激烈的改革措施。它規定:要在蒙古實行美
國式的總統選舉,允許公民搞私營企業,並且明確了人權範圍。同時決定更改國名,
把共產主義味道的&ldo;蒙古人民共和國&rdo;改為&ldo;蒙古&rdo;。蒙古全國正在緩慢地放棄實
行了近七十年的社會主義,逐漸向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過渡。它也準備緊步東歐和
蘇聯的後塵,轉而全盤西化。雖然這種變化很緩慢,
不象東歐和蘇聯那樣劇烈和明顯,蒙古仍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蒙古人民革
命黨執政,雖然該黨已放棄了大部分馬列主義理論。表面上,蒙古仍然是共產主義
在全世界所剩的最後幾個堡壘之一,但實際上,蒙古正在脫離社會主義的大道,一
步一步向西方世界靠近。
當然,蒙古的政治改革也並非一帆風順,有許多改革措施受到了老黨員的強烈
反對。蒙古現任總理賓巴蘇倫雖一再強調:&ldo;政治領域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rdo;在
蒙古推行&ldo;改革的新路線&rdo;,但阻力仍然很大。蒙古的改革舉步維艱。有的黨的領
導人也有保守思想。蒙古人民革命黨的總書記布&iddot;達希雲登就駁斥了民主派要該黨
解散的言論,他說:&ldo;民主派認為我們應該象蘇共那樣做,但我們是獨立國家,不
是蘇聯的共和國。面對如此艱難的內外局勢,賓巴蘇倫總理於92年1月向蒙古議會大
人民呼拉爾提出辭職,雖未獲準,卻也使蒙古人民革命黨的分裂在所難免。該黨顯
然在議會中擁有絕對的多數,然而,自1990年以來,這個前共產黨已經分裂出蒙古
民族復興黨等幾個對立的派別。該黨內部對改革也有不同意見。人民革命黨的不團
結,很可能給該黨造成很大危害,給反對派組織以可乘之機。在這種為難情形下,
1992年2月,蒙黨在烏蘭巴託舉行21大,這次會議進一步背離了馬列主義。中央委員
會書記巴嘎班熱說,現任領導人認為,&ldo;目前沒有必要改變黨的名稱,……我們黨
不怕&l;革命&r;這個字眼。&rdo;他是針對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主席布&iddot;達希雲登在一次
講話中說要去掉該黨中&ldo;革命&rdo;二字而說這番話的。他在隨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
還說,他的黨已放棄了大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無產階級專政,階級鬥爭和國
際社會主義等。然而他又稱,黨將繼續堅持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的思想。
這種矛盾的政策,體現了蒙古政府在新形勢面前的動搖不定的心態和對改革的
前途沒有足夠的信心。一方面,形勢逼迫他們不得不做出改革的決定。另一方面,
許多守舊的思想仍不時在蒙黨中體現出來,有時還表現在具體的政策上,改革本身
就是一艘搖擺不定的航船,沒有現成的航路,只能在探索中小心翼翼地前行。
然而,蒙古人民革命黨和反對派組織的競選活動並沒有停止,也許永遠不會停
止。1992年7月2是蒙古大選的日子,在兩年前不甘心失敗的反對派組織希望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