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千盧布,一半付現金,一半付貂皮和其它毛皮;為了便於跟中國人做生意,他還想
請沙皇賜他個官商銜。
此外、傑義斯別無奢望。
得知此事的沙皇正中下懷。這不僅是因為,傑義斯是&ldo;自費出國&rdo;,經費全部
借支,他從中國運回綢緞及其他貨物出售後,就清償貸款,更主要是因為,解了他
心中的一個難題。
彼得一世當即召見傑義斯,當場批示:
&ldo;……命你出使中國,辦理本大君主對中國皇帝之事務,並授予你,葉利扎裡,
本大君主致中國博格達汗之親善國書。&rdo;
傑義斯喜出望外,他本來只想去中國做主意,向沙皇貸款,可如今竟成了使臣。
外交事務衙門受沙皇之命,給了傑義斯一份訓令。維尼烏斯再三叮囑:
&ldo;應親自將訓令作為絕密檔案儲存、除和你同行的外交事務衙門司書外,不能
讓任何人知道內容!&rdo;
這份神秘的訓令包括:
&ldo;探悉博格達汗陛下是否願意信守和約&rdo;;
&ldo;釋放沙皇陛下的俘虜,交還俄國逃犯,交還大君主沙皇陛下的布里亞持人和
翁克特人&rdo;;
&ldo;準許在中國境內建教堂&rdo;;
&ldo;應必要時告知清廷大臣,無極討論邊界問題;探詢清廷希望如何解決待議地
區的問題&rdo;;
1693年11月,傑義斯一行來到北京。
清政府深知俄羅斯人狡詐,來者不善,因此嚴加防範。他們把俄羅斯使團安置
在&ldo;四夷館&rdo;。由於不明來意,他們委婉拒絕了倘使自由進入市場的要求,限制他
們行動。
十天後,康熙帝下詔,在皇宮接見俄羅斯使節。皇家威儀,規正矩方。一切都
是按禮制行事:召見,迎送,賜宴……
康熙帝當時出於禮貌,接受了信和禮物,但第二天便派人專程送回了信和禮物。
傑義斯只是在與康熙寵信的耶穌會士、法國人張誠交談時得知,皇上欣然接受
和約,無意侵擾沙皇城寨。
受命而來的傑義斯只帶回了康熙的和平意向這一令人寬慰的訊息。清朝官員嚴
加提防,他無法得知大清想在何處劃界,因為一直有清朝官員陪送,所以他也無法
記下邊界上的標誌。
回國後,傑義斯傳達了口信,並交上了清朝&ldo;理藩院&rdo;致沙皇的文書。
結果當然不能令人快慰。大清王朝義正辭嚴地駁斥了沙俄的種種無理要求。
傑義斯只是一個&ldo;使臣&r;&rdo;,而不是戈洛文那樣的&ldo;全權大使&rdo;,因而傑義斯
使華不能說是外交失敗,但至少,彼得一世美夢落空。
得知大清王朝和平意向的沙俄,變本加厲。哥薩克明目張膽地修建堡壘哨所,
強佔恰克圖;俄羅斯商人牟取暴利,掠奪財富;一心向道的神甫高舉十字架,傳福
音,收教徒;俄羅斯官員四處送禮,拉攏蒙古王公。
彼得一世一方面擴充套件勢力,另一方面,想作出和平的姿態。1720年,他決定再
派使使華。
這次,沙皇選中擁有軍人和外交官雙重身份的列昂&iddot;瓦西里也維奇&iddot;伊茲瑪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