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話·上 至親分離(第3/4 頁)
有三兩奴婢閒聊,秀寧嘴角冷撇。
“主母才走,又來新主母,嘻!”一人長嘆,立時引人不滿:“伊次媳耳,出了二郎院,是誰人主母邪?天煞星耳!”另一人連忙作噓:“此乃大不敬之言,萬勿再道!”那人堅持說道:“怕何?府內有議論,雲長孫娘子命中帶劫,乃不祥之人,其父舅皆遭難,才入國公府,主母歿了。府內有云,下一遭殃者,將是三郎。”“三郎?”一語激起了眾人的好奇心。
“長孫娘子昔在閣時,與三郎有往來,主母欲聘為三郎婦,後不知何故,悅於二郎。爾等記否,二郎大婚之日,三郎獨坐於房,未去觀禮。”“怪道三郎清瘦不勝衣,原是害了相思病。”這時,一人驚道:“我常見阿嶽去三郎院,豈非長孫娘子所遣?”人群一陣噓聲。
秀寧聽了大略,神情微斂,往殯堂而去。二郎婦正在詢問除靈事宜,儼然一幅當家主母姿態,然而瘦小的身量在一眾年長管事前,尤其怪異。見她來,喚了聲“三姊”,秀寧略略頷首,徑直往神主前叩頭。
此時,世民等人也披孝入來。長兄建成問詢了幾句,二郎婦對答之時,果見玄霸目光有情,秀寧面色冷肅。次日,奉母神主於家廟後,大兄攜元吉離京,囑她常來照拂,秀寧面上雖應下,心內卻頗有微詞。
一晃天氣轉涼,暑熱退去的大興漸至清涼,卻並未令人清爽幾分。
海內仍然起事不斷,屢破不止,皇帝下詔為盜者籍沒其家,諸縣官由是各專威福、任性生殺,整個國家彷彿充斥著殺戮,也不知他們這些世家貴族的太平日子是否將要到頭。身為兩幼子之母,秀寧隱隱有些擔憂。
這日,秀寧攜夫子歸省。二郎仍然起居在中門處的倚廬,蓋因每日粗茶淡飯,清瘦了不少,秀寧雖是心疼,然而對比大兄的冷漠,卻也略感欣慰。
“來時路上,又見數車罪人家屬送往掖庭,其間不乏嬰孺者。”秀寧探過玄霸,回廬時聽柴紹與世民閒話。坐席飲了茶水,口感苦澀,於是放杯,不願再飲。
世民扶杖嘆道:“聖人慾以酷法威懾天下,然若百姓能安居樂業,豈會作奸犯科耶?”柴紹頷了晗首。
說話間,觀音婢領人送來午食。她設案佈菜時,秀寧粗略看了一眼,米粥熬了藥草,蒸餅裹了果脯,雖是飯蔬之類,也能看出其中用心。秀寧取了蒸餅,細細咀嚼,俄而說道:“二郎得弟婦悉心照料,有勞了。”
自從上回爭執,秀寧對她益是冷淡,加之喪母之後,她更是少言寡語。忽然聽她與語,觀音婢先是詫異,轉而答道:“侍奉郎君,妾之本分也。”“弟婦全心在二郎身,自是大好。”雖是褒獎,觀音婢卻聽得怪異。
儘管不信符命,可接連的變故不得不引人聯想,尤其阿孃病故後,秀寧猶不心安。然而,她所憂之事,仍是來了。
冬至那天,玄霸病故。
由於早殤,葬儀相對冷清,只有幾個親族前來慰問。安葬玄霸後,秀寧去他寢屋清理遺物,留以念想。
來到書房,案上遺留了筆墨紙硯,一如他生前,秀寧一一收好。展開一橫卷,是一幅字畫,落款於去歲冬至,只見亭中,女子憑欄而立,眉頭輕蹙。秀寧仔細一看,其貌蓋是二郎婦,秀寧曾知此事,只是為何其面汙了一筆?對比其餘筆跡,當是新添上去的。或許三郎生前已然放下?也好。然而細看,畫作似已裁去一半……
正自納罕,“阿姊。”秀寧尚不及藏卷,世民早已望見,拿過一看,眸光一沉。“二郎……”世民眼眸一閃,轉而嘆道:“終究是我有愧三郎……”
“非也……”秀寧將畫卷付於燭炬。自從三郎患疾,二郎常暗責於心,以是毆打所致,“三郎生來體弱,加之母喪,一切……皆是命也。”
秀寧說此話時,不知是安慰他,抑或是安慰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