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昌邑國少年郎(第2/2 頁)
是端坐在幕後指揮。
如此操作的主要還是為了避人耳目,畢竟這工官再小也是大漢的一個衙署。
而今日有了這個機會,劉賀當然不會錯過,他打算仔細地看一看,全面地瞭解一下大漢工官的情況,也為自己準備著手建立的昌邑工官找一些經驗和範本。
又在前院和那些剛剛成為自由之身的昌邑少年郎說了幾句話之後,劉賀就帶著戴宗則在馬延壽的陪同之下,在工官裡逛了起來。
劉賀不能以真面目視人,所以至始至終地帶著那個能夠遮住自己大半張臉的斗笠。
但是這個奇特的造型反而引來的工匠刑徒們的側目,他們看不懂這平日裡嚴苛不講情面的工官為什麼會對這個怪人如此恭敬。
走出前院以後,馬延壽詢問劉賀想要去看哪一個坊。
劉賀並沒有直接給出回答,而是反過來向馬延壽問道:“馬使君,你能和我說說這工官裡一共有幾個工坊,又分別是哪些工坊嗎?”
“各個郡國因為物產不同,所以工官裡設定的工坊也不盡相同。”
“像我昌邑國的工官,有制漆坊、製陶坊、木器坊和制弓坊,每個坊都由一個嗇夫主持,人數不等。”
前三個工坊劉賀不用聽也能猜到是做什麼的,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大漢尋常百姓用得到的物件,讓他沒想到的是軍隊使用的弓弩竟然也交由工坊來操持。
劉賀看過很多書,腦子裡能記住的東西很多,但是大漢距離他生活的時代實在太久遠了,很多記載都語焉不詳的,所以劉賀也就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甚至只聽說一兩個詞。
就拿這工官來說,劉賀知道有這個衙署的存在,但是工官具體如何運作的,那是一概不知,所以也就只能自己一字一句地問了。
“這兵器也是由工官來負責督辦嗎?”
“這個就要看怎麼說了,其實是由鐵官來造鐵件的部分,由工官來造竹木等其他部分並且最後拼合到一起。”
“看來,這鐵官其實也應納入工官之內的,否則難免有配合不當之處。”
一直唯劉賀命令是從的馬延壽這次沒有說話,只是打了個哈哈就滑了過去。
原因無他,鹽鐵專賣是孝武皇帝定下的國策,經過鹽鐵會議的風波之後,當今縣官也仍然在實行,這不是他一個小小工官可以置喙的。
或者說就連劉賀這個諸侯王都沒有資格評價,或者說就算評價了又有何用處呢?
劉賀自然看出了馬延壽在這個問題上的迴避,也沒有繼續追問,就把話題引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