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傾王聽罷莞爾一笑,正欲點頭答應。
位列傾相惠文之後的鳳清輕笑一聲道:「前些日子我王派特使入楚受辱,楚國不來賠罪,今日見熙國『黃雀在後』,楚國眼紅也想來分一杯羹麼?平陽公主無端受辱,此事楚王只打算派昭文君入傾,給我王賠個不是就翻過這一頁麼?我傾上將軍景明所率十萬傾軍還在你楚國境內,相國此時前來求和,恐怕不妥吧。」
「而今熙國勢頭正盛,難道傾王就像眼睜睜看著熙王稱霸不成?上將軍想和楚新軍交戰較量一番的意圖我定會傳達給我王,我王定親率楚新軍於筌城好好招待上將軍與十萬傾軍。」蘇珏笑了笑,不疾不徐道,在最後一句話上,他故意加重了語氣。
傾國君臣臉色不太好看,蘇珏掃了一眼眾人表情見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淡淡一笑續道:「只不過,鳳上卿不怕景將軍還未班師回朝,傾國曲陽便被熙國攻破了麼?唇亡齒寒的道理人盡皆知,然貴國若硬要撕破臉皮,我王倒樂意看著貴國先亡。」
鳳清啟唇正要反駁,傾靈王不耐煩地揮揮手道:「鳳愛卿,楚王派遣楚國的中流砥柱前來賠罪,已顯誠意,楚相一路奔波,你就不要再難為人家了,好歹他也是你同門師弟。」
蘇珏從袖中拿出一竹簡拱手道:「我王命外臣帶來黃金千鎰,白壁百車,楚女十人。」
傾靈王大喜,道:「好!既然楚國如此熱情,本王便卻之不恭了。」當下便下令上將軍景明撤軍回國,與楚結盟。
鳳清皺了皺眉,他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與傾聯盟本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楚王為何要當眾羞辱傾使,惹得四國合縱?
熙王貪圖小利,四國合縱應該不情願耗費國力助楚,「黃雀在後」一計太過陰險且違背仁義,鳳清料定熙王想不出此計,而熙國的肱骨大臣梅子玉是不屑趁人之危,那麼「黃雀在後」之計是誰呈給熙王的呢?
熙國鬧這麼一出,楚不費一兵一卒便解四國合縱攻楚之圍,現如今楚相入傾與傾結盟,提出要與四國聯合,共伐暴虐無道的熙國,熙王趁人之危貪圖小利,這次相當於是多行不義必自斃,那麼從中獲利最多的便是——楚國。
難道說,楚王想「借刀殺人」?借著四國合縱之手除掉熙國?
不,如果目標是熙國,楚王又何必當眾羞辱傾國,繞這麼大一個彎子來和傾國結盟呢?
鳳清想不明白楚雲祁和蘇珏想要做什麼,他抬眸看了一眼身著白衣金鳳相服的蘇珏,突然覺得自己的師弟對自己來說竟然是如此的陌生。
他看不懂蘇珏。
蘇珏接過兩國結盟之國書,不在傾國做過多停留即刻返身回楚。
商幽王二十七年五月初旬,正是芒種節氣。
芒種者,是有芒谷稷種下之時節,又是有芒的大小麥收割的時節。
楚王邀中原四王於筌城商議討伐熙國一事,陳、姬兩國被熙國打的苦不堪言,宋衛國整日擔驚受怕,因此雖是農忙時節,楚雲祁一聲連橫,竟是一呼百應,很快五國便簽訂連橫盟約。
楚國出兵八萬,由將軍吳晉領兵,傾國出兵五萬,犀首景明領兵,陳國出兵五萬,將軍陳鵬領兵,姬國出兵四萬,將軍姬夜領兵,宋衛國出兵兩萬,太子紀領兵,五國於筌城祭臺歃血盟約,討伐背信棄義,暴虐無道的熙國,聯軍總將軍仍是犀首景明。
五國歃血盟約的訊息很快便傳至熙國臨沂,梅灝臉色大變,醉翁之意不在酒,小看蘇珏了,他懊惱自己沒能及時識破,當下「刷」地一合摺扇,起身道:「換朝服,我要覲見我王!」
熙王王宮內,太史令王雍苦勸熙王收兵,熙王不以為然道:「我熙國泱泱大國,怕他五國連橫不成?況且楚相不是都說連橫合縱貌合神離,難成氣候麼?我熙國猛士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