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一九八七年的風浪
二 關於起草生活會議《通報》的是非曲直
1 起草生活會議《通報》
生活會議的通報是薄老要我起草的。除了通報以外,薄老還要做一個扼要的口頭匯報,這個匯報稿是喬木幫助薄老整理的。
當時沒有可能到會議之外去了解情況、收集資料,我就以大家在會議上的發言、提法為依據起草了通報。這個通報列出了十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統一思想,第二個問題是&ldo;反對精神汙染&rdo;,第三個問題是&ldo;四個保證&rdo;和&ldo;四有&rdo;,這些內容主要是根據我的發言整理的;第四個問題是經濟工作,是根據姚依林和宋平的發言整理的;第五個問題是政法工作,是根據陳丕顯等同志的發言整理的;第六個問題是外事工作,主要是根據吳學謙等同志的發言整理的;第七個問題是幹部問題;第八個問題是&ldo;左&rdo;和右的問題,也是根據我的發言整理的;第九個問題是集體領導和違反紀律的問題;第十個問題是胡耀邦的表態,根據他的發言摘要選了幾段。最後,是生活會給胡耀邦提出的四個問題,這一部分就包括了趙紫陽提出的問題,希望胡認真考慮,做出說明。
這些都有現成的東西,後來中央作為三號檔案,發給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傳達到哪一級,在中央轉發的通知裡有規定。
2 增發五個補充材料
生活會議的通報儘管講了幾個問題,但終究是扼要的,發下去以後就有反應上來了,說這麼一件大事情,不等到1987年召開十三大解決,就這麼匆匆忙忙地決定,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家嫌通報太簡單、太扼要,希望瞭解更多的情況、瞭解詳細的情況。因此,中央決定增發五個補充材料。在材料下發以前,趙紫陽在一定範圍裡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即人事變動的原委,這個講話作為中央的檔案也下發了。這個對於人事變動的說明,沒有什麼分析和推論,把事情的原委說得清楚了一些。
五個補充材料,第一、二、三個補充材料是1987年3月發出的,第四、五個補充材料是1987年5月12日發出的。第一個補充材料中的第一個內容是關於&ot;四項基本原則&ot;的問題,胡耀邦對&ot;四項基本原則&ot;的態度;第二個內容是反對精神汙染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第三個內容是關於&ot;左&ot;和右的問題。第二個補充材料是關於外事工作的問題。第三個補充材料是胡耀邦和陸鏗談話的問題,其中摘引了談話記錄中的重要段落。第四個補充材料是關於經濟工作的問題,比原來的通報增加了很多具體內容,從中可以看出,胡這個人很願意抓經濟工作,但是確實說了很多太不懂行的話,成為一種笑話。例如,耀邦說他主張&ot;不要統計,估計更可靠&ot;,還說要學點&ot;估計學&ot;;再如算經濟帳,他這樣算:化妝品,一個人一年消費多少,一年幾億人就可生產到什麼程度;營養品一個人消費多少、飲料一個人消費多少;這些都是他的&ot;估計學&ot;。他還在理論上提出一個問題,即消費應該佔第一位,消費刺激、促進、決定生產,胡確實有很多不著邊的言論。第五個補充材料是胡給中央的信和胡在生活會及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
整理補充材料之四、之五的工作是薄老佈置給我的。後來,問題就出在第五個材料的三個發言上。
5月12日,第四、五個補充材料發出了。
3 鄧力群有沒有篡改胡耀邦的《我的表態》
(1)胡啟立給趙紫陽、薄一波寫信提出&ot;問題&ot;
6月2日,胡啟立寫了一封信給趙紫陽和薄一波,胡啟立的信是這樣寫的:&ot;紫陽、一波同志:中辦在中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