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3 頁)
我們到社科院後,很快就開始著手抓科研規劃。1978年1月初,社科院就召開了制訂科研計劃和規劃的動員大會。會後不久,我到民族研究所,出席了他們的科研計劃座談會並且講了話。在社科院開展揭批&ot;四人幫&ot;的運動中,我們提出的治院方針,也強調要整頓作風,搞好科研。就是說,搞揭批查運動,也不能妨礙科研工作的恢復。
在開始搞規劃的時候,胡喬木提出了100個研究課題,涉及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都是重要的大題目,有些課題是要組織很多人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出了這些題目,對研究人員是一種激勵,使大家知道在中國和世界範圍裡,還有這麼多重大課題需要研究。儘管只是出了題目,但對科研人員產生很大的吸引力,搞學問不是沒事幹,需要幹、能夠幹的事多著呢。這件事對社科院影響很大。趙復三對研究所的建設和課題設定的印象很深,在他寫的對喬木的回憶文章中談到了這兩件事。在社科院的發展過程中,這兩件事確實起到了衝破老框框、開闢新天地的作用。在這個工作中,胡喬木確實起了好作用,他終究是有學問的人啊!
3 恢復職稱評定
這個工作在&ldo;文化大革命&rdo;開始後就停了,一停就是十多年。我們到社科院時,全院職工有2200多人,其中有高階職稱的科研人員為數甚少。&ot;文革&ot;十年中,打派仗耽誤了很多時間,而且研究人員搞科研成為非法的事。儘管如此,有些人還是比較早就認識到,長期陷在打派仗中對自己沒有好處,於是爭取時間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在這次評職稱中,那些利用&ot;文革&ot;期間做了研究工作,確有進步的和有點成就的人,都評上了相應的高階職稱。我們當時掌握的標準是,既不要過低、也不要過高,要和北京的科學研究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的情況相對應。1979年社科院評定出51個研究員、165個副研究員、698個助理研究員。職稱評定製度的恢復,對社科院科研人員從心裡把工作著重點轉到科研上來,起了很大的作用。社科院的基本任務是搞科研,是出成果、出人才。科研人員應該用主要的時間來搞科研,科研達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就要給予相應的承認。應該說,真正切實做到重點轉移是1979年初,社科院恢復職稱評定工作以後。這時,絕大多數科研人員的心思都轉到科研工作上來了,一個穩定正常的科研工作秩序建立起來了。這是當時很重要的一件工作。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