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3 頁)
大牙手裡無聊的玩著根樹棍,在手指間轉來轉去,眼睛也不瞅我,不經意的問我道:&ldo;來亮,你說的《易經》裡的那些話和柳葉說的那些詩句,我感覺有些差不多,會不會是真正的謎底不是詩中的這兩句話,而是《易經》上的那一卦呢?&rdo;
《詩經》裡的一些詩篇比《易經》可能要早一些,但是成書年代,則《易經》比《詩經》要早些,在當時的那個時期,這種典籍並不多,相互借鑑倒也是有可能的。
仔細的一琢磨&ldo;燁燁震電,不寧不令&rdo;與&ldo;震來虩虩, 震驚百里&rdo;還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簡直是同出一輒。大牙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並不是無稽之談,我和柳葉很贊同,覺得靠譜,畢竟在我們追查這件事的過程中,已經多次的涉及到了五行陰陽,《易經》八卦,而詩中此節暗指卦象也是大有可能。
大牙見他的見解得到了我們的認同,不住的撇嘴,開始一陣自誇,什麼材高知深之人,方圓可施之士,好聽的詞自己給自己安了一遍,聽他自吹自擂之後,儼然那就是國士無雙,超類絕倫的曠世奇材。
對於《易經》裡震卦的卦辭,我先給他們講了講,其實《易經》裡的每一卦都是在描寫事物發展的程序,而卦分六爻,所以把事物的發展過程也就分為六個階段。
這卦的第二爻的卦辭為: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這些語句僅憑口述耳聽很難瞭解其中的含義,我只好儘可能的通俗易懂的翻譯給他們聽。其實這一爻講的就是在驚雷震動時會遇到危險,要攀登到高高的九陵上去躲避,先不急著找尋丟下的金錢,等到七天後自然會失而復得。
&ldo;錢?九陵?&rdo;柳葉和大牙有些想不明白,不知道這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易經》上的卦辭都很簡淺明瞭的,但是背後所要闡述的都是一些哲學道理或者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大多是借代,並不是以事論事,而都是另有所指。而在卦中,金錢其實也是一種意向,應該是指很重要的東西,而&ldo;九陵&rdo;則是指周邊最高的地方。
聽我解釋完後,大牙和柳葉都不由自主的開始抬頭向四外張望,尋找這裡最高的地方在哪裡。我也抬頭踅摸起來,看來看去,才發現這裡最高的地方竟然是我們白天剛剛爬過的那個山頭。
我們瞅著剛剛才從上面下來的山頭,都直咧嘴,早知道這樣就不下來了,現在還得再爬回去。
不過我們在上面也停留過一陣,倒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會不會是我們搞錯了呢?但是萬一卦辭中說的是真的,那麼留在此地一定是凶多吉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再咬牙爬一次吧,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我們統一了思想,然後抓緊時間收拾了一下東西,也沒有心情再睡覺了,索性摸黑就往山頭上爬去。
第二卷 葉赫詛咒 第二十章 皂莢樹
等到再次爬回山頂。天邊已經現出了魚肚白,漸漸破曉,深藍色的天空還捨不得那幾顆殘星,有氣無力的閃爍著,而田野大地如同籠罩著銀灰色的輕紗,視野裡都是霧朦朦的。
山頂上沒有了什麼遮擋,風也失去了剛才的那種溫柔,粗暴的撕扯著我們的衣服,春風寒入骨,時間不大,全身就被吹透了。
不知不覺間,天色逐漸變成淡藍色,天際之遙開始率先亮了起來,輝映著朝霞,一眨眼的工夫,紅日冉冉升起,光照雲海,五彩紛披,燦若錦繡,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太陽的光輝剛一照到身上,剛才的那種陰冷就瞬間消失了。全身上下立時覺得暖洋洋的,周圍只有幾棵老樹孤零零的立在那裡,還有的就是一些呲牙咧嘴的山石,雜亂無章的蹲在不起眼的旮旯,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