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結棚少陵原(第2/3 頁)
了承諾,但是我們也得自己爭口氣,不能再在十三年的禮部貢舉當中剃光頭了,這樣才不會受之有愧。」
衛次公便乘機提議,「不妨我們結成個棚,互相照應,如何?」
這群太學生互相間看看,覺得高嶽說的在理,國子監現在淪喪至此,若再不思振作,怕是連楊綰也挽救不了,況且自己穿上這身深衣,怎麼說也是國子監太學館的人,太學館名譽低沉,自己身為其中一員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另外,現在禮部試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宗正寺、京兆府、同華二州舉子們的競爭不說了,來自地方州縣舉子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為今的辦法,便真的如同高嶽所言:咱們西都國子監的太學生們,結成個同氣連枝的棚,先推出幾位來,考中進士,在朝為官,再援引其他後進,在科場、官場上抱團,這不失為一個最佳的辦法。
「我等不才,願結成西都棚,並唯逸崧兄長馬首是瞻,願奉兄長為棚頭!」幾十名太學生迅速達成一致,齊齊對高嶽請求道。
高嶽急忙推辭,說「我也不是」
結果話還沒說完,就被衛次公無情打斷,「逸崧你也不要謙遜,我們太學館西都棚的棚友大會決定了,就讓你來當這個棚頭!」
隨後衛次公當機立斷,直接在張譚的壙前取出紙捲來攤開在山坡上,奮筆疾書,瞬間就寫完了《西都結棚文書》,裡面稱:
「天子庠序,太學兒郎,人以類聚,結交棚友。
我等至誠結棚,有條有格,父母生其身,棚友長其值。與棚友交,言如信,世語相續,大者如兄,小者如弟,危則相救,難則相扶,共抬身價,互通有無,或提或攜,情好無貮,山河為誓,終不相違。
三人成眾,亦要一人為尊;西棚之中,切籍三官鈐轄。
長者高嶽,請為棚頭,統括大小棚務;
衛次公為棚官,仲裁事理;
更有劉德室英明厚德,智齒為先,請為錄事。
棚中諸人,須以三官為裁決,不得紊亂」
洋洋灑灑寫完後,在場諸人包括高嶽在內,都提筆在文書上籤下各自的姓名。
高嶽寫完名字後,便站在了風兒烈烈的少陵原上,隨著聲「掩壙」的喊聲,一片哭聲裡,張譚的靈柩被無數黃土掩上了,豎起座寒磣的石碑。
他極目遠望,天際暮色沉沉,遠方墨色空中,躍出顆暗紅色的星辰來,「那麼便擦乾年輕人最後一滴淚,在這座長安城裡搏上一搏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