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空船塢(第2/2 頁)
後的造船工程中,從地面傳送上來的構建將首先會在船塢核心的各個廠房裡邊進行再次加工,然後再透過導軌輸送至末端的工作平臺上。
然後在那裡,進行飛船建造的第一個步驟——架設龍骨。
工程師們則從工作長廊去到工作平臺進行作業。
因為建造的是一艘大圓柱型飛船,所以這裡的架設龍骨,就變成了組裝一條電磁中軸軸承。
在鐳射定位幫助下,這條成品直徑超過兩百米的中軸軸承將在這裡完成它核心部分的組裝。之後,太空船塢便將從這條中軸線開始,一點點的打造那艘計劃中的大圓柱飛船。
因為是一座趕工完成的比較簡陋的太空船塢,所以它並不能像完整船塢那樣一動不動的在那裡從頭到尾把飛船建好。
在完成一部飛船的一部分之後,這個只有一半的太空船塢將在推進器的幫助下,繞著飛船中軸線慢慢改變位置到尚未動工的區域。
可以說,它是一個移動式太空船塢。
等它環繞中軸轉一圈,飛船就建好了。
為了儘快開始飛船建造,設計師們搞出了這麼一個太空船塢設計方案。
雖說是趕工之作,但卻十分符合目前人類面臨的狀況——人少。
說實在,真要搞一個完整船塢,人類還真不一定有足夠的人去填滿太空船塢的工作崗位。
就目前在這個只有一半的太空船塢上的工作人員和工程師,便以有八千人之多,差不多是整個基地人類的十分之一了。
兩年半時間,人類從無到有,在木衛四同步軌道上把太空船塢建造出來了。
科技的力量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但嶽淵包括知道核裂變礦產儲量的人卻依舊憂心忡忡。
今天,剛剛查閱完太空船塢建造報告的嶽淵又往外星飛船殘骸裡邊跑了。倒不是發現了什麼重大秘密,而是在五分鐘前,挖掘小組打來報告,說是發現了疑似外星人遺骸的痕跡。
看來是在挖掘清理外星飛船駕駛室的時候發現的。
這種事要是放在災前,確實是一件足以轟動人類的大事,但現在嘛.也就算個插曲。
嶽淵過去看,其實也不過是出於對外星生命的好奇,反正讓他分析遺骸他也不會,看熱鬧了屬於是。
外星飛船駕駛室通往船身空間的大門已經被開啟,原先充滿土層的駕駛室已經被清理出來,嶽淵到場的時候還看到一座類似座椅的東西。
為什麼說類似,因為那玩意看起來像個酒杯,而不是座椅。</div class="contentad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