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和聲連禱”(第2/3 頁)
多少天了。你們之前是下定了決心,第一次想清算一位‘鍛獅’,第二次想清算一位‘新月’,對吧?接下來我倒要看看,‘掌炬者’你還能不能清算”
新曆916年11月8日這一天,也就是著名的“水邊佈道”事件再往後的一個星期。
範寧所扮演的拉瓦錫終於抵達了聖珀爾託,開始公演《賦格的藝術》與《二十聖嬰默想》的最後部分。
今日教會總部現場的情況,其實與當年“領洗節”上的《b小調彌撒》首演有幾分相似。
同樣是寒冷徹骨的晨間,帶來拂曉之際。
廣場上的座次如同金色柵格般在開闊的臺階上延展。
光是座次之數就三萬有餘。
而自廣場輻散延伸的十二條街區主幹道上,更是見證者盤桓雲集。
教會在這一終站的安排上,規劃最先登臺演出的,並不是拉瓦錫。
而是先精心挑選了幾首,教會音樂家們在這段時間裡新創作的,根據“有限移位調式”與“不可逆行節奏”等現代技法啟示而出的優秀宗教作品!
,!
交響詩《阿派勒的聖拉瓦錫在水上行走》;雙鋼琴作品《我主神性之變形》;室內樂《聖子的顯現》;聲樂套曲《鳥鳴的秘密》
這是向外界宣告,神學院的藝術家們,已經開始領受這些奧秘,已經開始走新時期的宗教藝術道路了。
然後,才是穿舊式禮服的範寧,緩步登上聖禮臺。
他在祭壇中央的鋼琴前落座後,為聽眾展現出了一段走向很特殊的引子。
左右手遠遠地從鍵盤兩端落指,一個尖銳,一個純粹,由增四度與純四度疊置的和絃,逐漸朝中心方向彙集。
“嗯?今天的順序怎麼反過來了?”
廣場上的信眾們感到有些驚訝。
以往的佈道每一站,都是先從《賦格的藝術》開始的,今天先演奏的,卻明顯聽起來是現代風格,應該是《二十聖嬰默想》。
難道說,拉瓦錫師傅所希望安排的,是等下反過來,以《賦格的藝術》的終曲作為全程的最後結束?
“現在應該是到《二十聖嬰默想》第18曲了,讓我看看目錄中的名字,‘可敬畏的敷抹聖油禮的凝視’”梅拉爾廷低頭看去。
“嗯,病體敷油聖事或臨終聖事,我教七件聖事之一,透過為那些臨終或生重病、受重傷的信徒塗抹聖油,舉行儀式,來領受特別的慰藉,並靠賴神的憐恤,以抵擋魔鬼最後的攻擊與試探”
臺下第一排正中間的教宗喃喃自語起來,他感受到了這一曲“凝視”中所蘊含的無處不在的慰藉。
樂曲的尾聲則與引子相反,範寧手下的音符由鍵盤中央向兩端擴散,左手音符時值逐級增長,右手則逐漸減少,展現出廣闊雄偉的漸強之勢,將音樂推入深邃、充滿愛意的境地
“抹油受膏使人成聖歸於上主,或者說歸於上主為聖”
“這種模仿祈禱的語彙,這種音樂語彙”
包括瓦爾特在內的諸多邃曉者若有所思地抬頭。
他們好像再度歸結出了什麼規律,明白了自己近期具體為什麼會實力大增了!
原本,教會就有一套獨有的拜請“不墜之火”的神秘學語彙,而拉瓦錫師傅在這部作品裡,採用音樂的方式,為有知者們展現了他是如何最佳化的!
這種語彙,或可稱之為“和聲連禱”!
“將一組由數個音符組成的旋律片段加以重複,在重複的過程中,分別配置有奇異規律的“有限移位調式”和絃比如之前20-26小節,簡單的“l-fa-l-fa”兩個音交替,似禱告般重複了11次之多!”
很多藝術家或神父們在隨身的筆記本上,雙目放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