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戰事結束(第1/1 頁)
又是一年過去,露勢力在山海關的兵力部署最終還是進行了調整,調了幾顆要塞星球回到後方,守住一些關鍵結點,有效的阻止了雙人飛船的小規模不間斷的襲擾,後方的戰事暫時又陷入了對峙。
不過這個時候定海珠第一輪的建造已經按照計劃結束,準備打出去之後視攻擊效果再決定是否進行新一輪的建造工作。
一共108顆表面平滑,沒有任何裝飾的要塞星球,靜靜的懸浮在太空中,在遠處星系光芒的照射下,肉眼遠遠看去,居然出現了一些光線折射的效果。
為了避免影響攻擊精度以及被打擊後效波及,共和國在前線對峙的艦隊也開始後撤離開作戰區域。
發起攻擊的時間到了,恍惚間,一顆顆星球咻的原地消失,如果不是空間曲率圖上顯示出來的一個個空間扭曲點,似乎這些星球就從來沒有出現過。
選擇這個時候才發起這樣的遠端物理打擊,原因只是在於建造星球的物資需要準備,建造需要時間,並且也要根據對方兵力分佈情況來選定打擊點。
當然這樣108顆星球砸過去,免不了要對目標處的空間曲率分佈造成不小的影響,從而改變宇宙通行路徑,不過這種打擊的目的就是為了摧毀敵人,造成的宇宙環境變化並不在考慮之中,畢竟路徑因環境而成。
各種角度的打擊效果影片源源不斷地發回了指揮中心,但更多的是各種維度的宇宙資料,指揮中心需要根據這些資料決定發起下一輪次攻擊的間隔以及攻擊目標,這當然並不只是指時間間隔和目標的三維空間座標。
實際上打出去10個輪次,發出去90顆要塞星球之後,山海關當面敵人的星球要塞就已經全數被摧毀了,而在因此造成的空間亂流中,對方的太空戰艦也都失去了戰鬥力,如果不是已經被撕成碎片的話。
這樣的空間紊亂什麼時候能徹底平息下來或者能不能徹底平息下來,暫時還沒有定論,當然共和國也不至於真的就等到徹底平息才會進去,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是現在。
因為按照打擊模型,接下來在這片空域會爆發幾次內源性的空間風暴,通俗的說就是裡邊的大型殘骸,通常指的是星球要塞和大型戰艦這樣在宇宙航行時必然會彙集到這個地方的大型天體,會在空間扭曲力的作用下自爆幾次。
共和國沒有火中取栗的慈悲心,所以,在這裡的殘存露勢力人員,要麼能夠自行逃離這片區域,接受共和國的收容,要麼就縮在某個角落裡苟延殘喘,能夠等到共和國的搜尋救援船,要麼就等死。
接下來橋三宇宙的事務就會移交給新宇宙樹管委會,不論是圍剿那支逃亡的播種機艦隊以及艦隊放下的那些被稱之為種子的人員,還是在山海關這裡保持監測以待後續,或者對剩餘的那棵宇宙子樹的勘測,都會交由管委會負責。
戰區在橋三宇宙的艦隊也作為內衛部隊移交給了管委會,不過指揮機關要撤回橋宇宙,接下來共和國要對橋一宇宙穿越點對面宇宙採取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