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家長裡短(第2/2 頁)
,興建滲透至鄉村的村學,以及在各省開展掃盲運動,提倡和號召讀書有用論,進而為科學發展培養潛在的人才。
為此朝廷改變科舉內容,擴充取士人才。又花費精力推動活字印刷術,改良紙張,形成雙面印刷,進而降低書籍價格。
朝廷有計劃,有組織的印刷數術,物理,化學,醫學,農學及翻譯海外的書籍,更是出資補貼書費,讓歷來不被重視,處在邊角料位置,被認為奇巧淫技的技術型書籍登上大雅之堂,廣泛在坊間流傳。
與此,收集蒐羅而來的西方見聞,各類最新的研究結果,既及時刊登在報紙內,又整理成書籍出售。
朝廷做出改變,他希望坊間迅速落實,跟進。
這時,菜農笑呵呵說:“讀書,當然去讀書,陛下體諒俺們老百姓,在村裡劃分百畝學田,還派送兩頭奶牛,百隻雞仔,縣衙安排專人種植飼養,每日為學童提供蛋奶,恰好節省一頓口糧。”
“是啊,俺家三個孩子讀書,每日吃雞蛋,喝牛奶,肉眼可見的長高,長胖。可惜學堂不讓俺家妮子去讀書,不然又能節省兩人一頓地口糧。”
頓時,旁邊婦人隨聲附和:“俺村村學允許女孩讀書,不分發筆墨紙硯,不過,給女孩提供奶蛋,每日能吃一頓飯也是極好的。”
聞言,朱由校既生氣又哭笑不得,朝廷辦學的初衷是培養人才,劃撥學田,贈送奶牛,雞仔,既有減輕學子求學給家庭造成的負擔,又有吸引更多家長將孩子送去學堂的計劃,孰料百姓送孩子上學純粹為吃口飯。
所幸為這口飯,百姓還是將孩子送去村學,至少達成培養更多讀書人的計劃。
只是朝廷興建村學,鄉學時,明令規定適齡男女皆要入學讀書,今日聽幾人所言,村學中依然存在嚴重性別偏見。
看樣子,他需抽空親自召見河南巡撫,及提學副使、提學僉事、提學參議嚴肅詳談。
此時,秉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原則,朱由校向青年菜農說:“老哥,我們計劃去南直隸,能不能出銀子在你家借宿幾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