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鎮守海外(第1/2 頁)
目前,經過總參規劃,百官在朝廷討論,查漏補缺,最終內閣,樞密院稽核,朝廷制定清晰的對外軍事戰略。
海外為主,陸地為輔。
東南開疆擴土,西北以攻為守。
此乃朝廷未來十載,乃至未來百年的軍事戰略。
乾清宮,內閣,總參官吏察覺皇帝清楚對外擴張利弊。
唯有源源不斷謀利,以戰養戰,勝敵益強,對外攻伐方能持續長久。
朱由校食指咚咚咚敲了敲龍案,語氣凌厲說:“朝廷遭遇嚴重災害,面臨嚴重蝗災,鼠疫,所幸百姓尚未遭遇蝗災,鼠疫,朝廷各省人口眾多。
當前,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漢水谷地人口眾多,乃秦晉兩省糧倉。今西北尚有河湟谷地,伊犁谷地,河谷之地均為農牧業產地。
萬曆朝以來,朝廷在西寧衛周邊建立堡寨超過兩百處,來年西征奪取關西七衛之後,朝廷從甘肅遷徙百姓前往河湟谷地,依照慣例,給予遷徙百姓錢財,分配良田,建造房屋,為橫掃烏斯藏做準備。”
錢龍錫邁步出列進言說:“陛下,西陲部落眾多,教統複雜,單純遷徙百姓,恐難……”
“無妨。”
朱由校滿不在乎地擺手,擲地有聲說:“來斯行,李過,滿桂率軍征戰,自然以武力解決問題,不會留下後患,朕更不會把遷徙的百姓置於危險之地。”
言至於此,錢龍錫等重臣猜出皇帝做法,必然私底對諸將有所授意。
以後朝廷不在關西七衛,乃至西域之地推行羈縻制度,唯獨留地不留人,方能避免戰後雜七雜八的瑣碎問題。
朱由校沒有深究西北事宜,起身走到乾清宮的堪輿圖前,舉目打量片刻說:“朝廷接管葡萄牙,西班牙在南洋群島的勢力,奪取荷蘭在南洋群島海港,種植園。
然而,南洋群島內勢力依然錯綜複雜,北面馬來半島尚有柔佛王國,其背後依然有荷蘭人支援。
此外,還包括奇亞,汶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國。
所幸,南洋群島分裂為眾多小國,經過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的折騰,這些小國國力衰弱,逢戰出征人數不會超過萬人。
朝廷經略海外,除維護現有利益,還要覆滅這群番邦。
關乎海外領地官吏制度,朕思想前後決定採取朝廷的制度,在各處領地設總督,總督為海外領地最高行政長官,負責行政管理、財務稅收、官吏任免、宗教事務和統領軍隊等。
設布政使,負責經濟,設水師,步兵提督負責軍事,剩餘官吏,總督自行安排。
所安排官吏,通常五年一換。
為此,朕計劃海外領地總督,派朝廷中級官吏擔任,提督派遣軍中戰將,同時,遷徙的百姓形成衛所,諸卿不妨舉薦合適人選?”
此言出,楊肇基邁步出列,語氣平靜說:“陛下,南洋群島幅員遼闊,東起新幾內亞,西至蘇門答臘,北至菲律賓,南至爪哇島,乃東西方貿易來往的必經之路。
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以前呂宋歸西班牙,棉蘭歸荷蘭,依照陛下所言,每處島嶼都建立王國。
當前,朝廷佔領貿易據點,海峽要塞,接管西班牙,葡萄牙,奪取荷蘭的勢力範圍,朝廷欲經略海外領地,除水師壓陣外,臣預估過駐兵會超過十萬,當派能力出眾的官吏。”
經略海外,不單單駐兵,維護治安,更重要覆滅各處小邦小國,擴大海外領地範圍。
朝廷要做出成績,當派遣精兵強將。
見狀,洪承疇出列建議:“陛下,您提到在海外恢復衛所制,臣建議當加快進行。前元時代,攻陷貴州東南州,僅設幾處蠻夷長官司,每司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