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5 頁)
民們已經蓋起了小洋房,這證明蘇州的鄉鎮企業發展不僅已經呈現“半壁江山”之勢,而且廣大農民透過創辦鄉鎮企業獲得了生活的富有。1980年,蘇州全地區的鄉鎮社隊企業實現產值35�3億元,比1979年增長了50�7%,這種發展速度超過了任何一種經濟形式。由於近一半勞動力在鄉鎮企業上班,一般農民家庭的收入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於是成片的老宅居地上出現了兩上兩下或三上三下的農家樓房……無疑,在這之前和這一階段中,常熟的鄉鎮企業發展是全蘇州走在最前列的縣,其總量和工業產值遠遠超過兄弟縣市,與同樣有傳統優勢的吳江、吳縣相比也快了一截,“小弟弟”崑山、張家港更無法與之比高低。1980年,常熟的鄉鎮企業產值總量據說已有20億元,這個資料如果能夠在早幾年被周恩來總理看到的話,老人家或許又會感慨地說:“要是有十個常熟就好了。”1968年的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曾經感慨過“要是全國要20個常熟就好了”這樣的話。那時常熟的工農業生產總量很小,到1980年時已經翻了幾番。*同志在80年代初到蘇州視察時明晰“小康”概念時的常熟,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其實也還是剛剛起步階段。
第20章常熟的“品牌”故事(10)
1980年到1985年,常熟的鄉鎮企業發展速度可以用勢不可擋四個字來形容。
這個時候便出現了一個突出的問題:大量的產品生產出來後,需要一個銷售和週轉平臺。
平臺是什麼·平臺在何處·當時常熟人並不知道這些,更不知道如何去尋找這樣的平臺。
南門。汽車站。這是常熟當時通向蘇州、無錫和上海的主要交通口,這裡是過往常熟最熱鬧的地方,多數過往常熟和從常熟通向外面的主要交通是依靠這個車站。那個時候,無論買什麼車票必須排隊,原因是班車少,於是車站候車室總擠滿了等候在此的乘客。人一多,就會有人想買個水喝、填個肚子什麼的,這就會有那些腦筋靈光的人推著小車或腳踏車,或用塑膠袋,或用竹籃裝些茶水、茶葉蛋之類的東西在一旁吆喝著做個小買賣。但工商部門管得緊,稱這類推車做小買賣的人是“投機倒把”,而且政府機關還有專門的“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專司“打擊”事務,有關人員繫著紅袖章,時常出沒在車站四周,一旦發現“投機倒把分子”,不是沒收貨郎擔,就是抓進去罰款。“走!趕快走!”“再不走抓你進去吃官司!”
車站上,這樣的情景經常見到。
後來似乎專司打擊“投機倒把”的人員不見了,於是車站的出口處的馬路兩邊開始出現擺地攤的人群兒……
“要賣衣服喔!”
“便宜,一件五塊錢本地毛衣嘍!”
這樣的叫賣聲延續了半年、一年……車站兩側的馬路上擺攤的人越來越多,開始是幾個,後來變成了十幾個、幾十個。有人向上面反映“車站秩序很亂”,於是就有人出來“整治”。可沒幾天,擺地攤的人更多了,不再是幾十個,而是上百個,長溜溜的儼然像一條賣貨郎的長龍。
“趕得走他們嗎·”
“像野草似的,你今天割,明天他們長得更瘋了。根本趕不走。”
“那——你們準備怎麼辦·”
“收點管理費吧,都是鄉里鄉親的。”
“也行,車站秩序不能因為這個添亂啊!”
“沒問題。秩序我們負責。”
南門的周邊,那個時候還是屬於城鄉交叉地段,常熟縣城管不了,屬於琴南鄉管理。琴南鄉的人出面每天向擺地攤的人收一份“管理費”,這就使得所有擺攤的人成為了“合法”經營。
“車站那兒可以擺攤了!聽說一天能賣十幾件衣服,好的時候有上百元進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