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我相信,在盛澤這片到處洋溢著絲綢之美的熱土上,像錢阿玲和謝友義這樣的普通農民成長起來的企業家成千上萬,是他們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以及對市場經濟的敏感和經驗,編織出了這個中國“絲綢之都”的錦繡美麗與萬丈光芒,也將這錦繡美麗與萬丈光芒帶給了整個蘇南大地與世界的紡織業……
在這樣一批盛澤人中,我要再介紹一位民營企業家。他叫盛友泉,沒有人查過他的祖譜,但盛澤人告訴我,在這裡,盛氏人家基本都是三國盛斌的後代,那麼盛友泉應該也是。盛友泉現在可能是盛澤後代中生意做得最出色的一位,理由是他有一座盛澤最高的建築——盛澤國際大廈,32層高,五星級賓館和寫字樓。如果夜間來盛澤,那座獨聳在絲綢之都的“國際大廈”格外光彩奪目,光芒四射。白天看,這座大廈則如絲海中的一艘揚帆巨輪,乘風破浪行進著……
1984年,19歲的盛友泉進了鄉鎮企業當紡織修理工,第二年他進了鎮上的新華絲織廠,開始學習和鑽研絲織技術。1990年“東方絲綢市場”建起後,他是第一批走出鄉鎮企業下海經商的盛澤人之一。開始是小本買賣,三年積累了十幾萬元錢,這是他在絲綢業中掙得的“第一桶金”。與一些“白天開店,晚上數錢”的小老闆不同的是,盛友泉在白天忙完商務後,晚上便一頭紮在鑽研生意經上。三年後他瞄準市場,投資搞印花紙上,創辦了盛澤第一家印花紙企業。獨門生意,風險很大。但盛友泉依靠汗水和智慧贏得了市場,不到三四年他的企業已經有了2000多萬資本。此時,盛澤的絲綢市場恰逢大發展時期,鎮西的白漾湖畔有48畝土地要建一座城市化標誌性建築而進行拍賣。經過反覆斟酌,盛友泉出手一舉拿下了這塊黃金之地,盛友泉從此成為了盛澤“第一富”人物。你想:當時他是以每平方米4770元拿下這塊48畝的黃金標地,要多少錢·普通老百姓一聽都快嚇死了!號稱“江南水鄉第一高樓”的盛澤廣場國際大廈經過一年零九個月的施工建設,在新世紀初正式開業,這給絲綢之都的盛澤平添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形象。之後什麼銀行、跨國公司等等商業、金融和娛樂、時裝巨頭紛紛入駐這個江南水鄉的小鎮,而盛澤也不再是人家傳統印象中的江南小鎮了,北京、上海、蘇州等大城市裡有的酒吧、婚紗樓、麥當勞、國際商務等等在這裡也應有盡有……
“從起步時的10萬元,經過6年後我出資1600萬美元與外商合資興辦吳江祥盛紡織公司,再後來辦盛世地產集團公司,靠的就是盛澤人始終有想法、有點子和實幹的精神。”盛友泉總結說。
邁入新世紀後,盛澤絲綢業開始全面進軍國際市場,這時整個盛澤絲綢業需要引進一批世界上最先進的日本噴氣無梭織機,開始日方要價很高,盛澤方面的企業大感頭痛。盛友泉因此聯合本土16家大企業成立聯合採購團赴日與日方談判,迫使對方比原價格低出12%成交此筆數億美元的引進技術專案,成為吳江一大美談,也震動了世界紡織行業。
“這一次買賣,我們盛澤人少花了1億美元。”盛澤人因此對盛友泉更加敬重。
“聯合不是簡單的1+1,重要的是參與聯合的每一個個體都發揮了自己的潛能,並在此基礎上取得雙贏、多贏的目標。”盛友泉這樣說。
第21章吳江的金木水火土(15)
建立“國際大廈”和聯合進行國際採購後,盛友泉及他的公司又頻頻出手在蘇州、太倉、上海等地置地開闢新產業,尤其是他在自己的家鄉投巨資建盛澤第一條“步行街”,使盛澤這個東方絲綢之都的國際化水平大大提升。
那天離開盛澤之前,遇上了一位浙江溫州籍的新盛澤人,叫潘雲飛。之前,潘是溫州永嘉的農民,後來他跟著同鄉在東北瀋陽有名的“五愛”市場上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