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小白鞋(求追讀)(第2/18 頁)
各地給農民留自留地,都是有嚴格規定的。孫家的一畝八分地,僅僅三分好地,養著五六口人,不夠吃的。孫家父子對這塊地可寶貴的很。
三分地。
在孫少平之前的記憶中,捱餓的日子不少。那麼點兒地能打出多少糧食,並且這時候的收成普遍的低。
在他的記憶中,有著好幾次饑荒的日子。每次都是過年之後不久,家裡的餘糧就快沒了。
一天天的就盼望著大地解凍,春暖花開,好到野地裡去找吃的。
山上的桃樹杏樹海棠樹都會開始開花了。這些不能吃。
能吃的最多的就是榆錢。從山上採摘到的榆錢就會成了家裡的餘糧。
基本上家家都會有著吃野菜的經歷。除了榆錢,苦菜也能稱得上是窮人的救命糧,能從春天吃到秋天。
大哥和父親年累月在集體的土地上勞動,累死累活,但生產隊給社員分的糧食是很少的。上交公糧一部分,然後公社集體提留了一部分。第二年開種的種子再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再來按照工分和人口去分。集體分的糧食不可能養活一家人。自留地才是他們收入的一個重要保障。
孫少平看了下蘭香腳上的那雙鞋,在他的記憶中,這是她三年前的鞋子了。那時候特意買大了點。
小孩子長的快,就算是三年前,這時候也已經非常的頂腳了。
又變相了裹了下小腳。別的不說,腳指甲說不準得長歪了,醜就不說,對身體也不好。
他在縣供銷社買了一雙運動白鞋,回力的。
好傢伙,敢賣他十塊錢。
差不多就是工人近半個月的工資。
這要放到以後去計算,那就是三四千塊錢的一雙鞋。貴的了不得了。
儘管貴了點,孫少平還是買了下來。
一雙好鞋子體面。
在學校裡,小孩子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儘管蘭香非常的懂事不會跟他們那些同學去攀比些什麼。
但是這些個經歷,孫少平非常的懂。
他繼承了之前孫少平的記憶,記憶深處有著一種執念,就是自己在學校中要有著一件體面的衣服,能和其他同學一樣能吃上一頓體面的乙餐。
“蘭香,這個給你。”
孫少平把回力鞋給了蘭香。
蘭香呆呆的看著這雙嶄新的小白鞋。
她從來沒有想過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這雙鞋子可比自己腳上的這雙要漂亮多了。
孫少安:“咱家現在不缺糧食了,自留地那兒的土豆一個個的非常的大。估摸著真能畝產五千斤土豆。”
大哥在自留地那兒好好的計算了一番,當知道這個計算結果的時候整個人都驚呆了。
分自留地的時候,一個人差不多三分地,孫家有一畝八分地。
不過比較好的地都是公家的。
他家分了三塊地,一塊是好地。另兩塊的土質不算好,算不上什麼好滴。有一塊是塔地,土質沙化,不太適合種糧食。還有一塊在一片亂石堆裡面,家裡人把那塊地開墾了出來,種莊稼不成,能種上一些紅薯。只有一塊地非常好,就是村口的那一塊,就是小了點兒,只有三分地,土質很好,是正兒八經的黃土地,又靠近東拉河。家裡的大部分口糧都是從這塊三分地種出來的。面積小了點,路程也稍微遠了點,要走上十幾分鐘的路。
各地給農民留自留地,都是有嚴格規定的。孫家的一畝八分地,僅僅三分好地,養著五六口人,不夠吃的。孫家父子對這塊地可寶貴的很。
三分地。
在孫少平之前的記憶中,捱餓的日子不少。那麼點兒地能打出多少糧食,並且這時候的收成普遍的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