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君之禮(第2/5 頁)
還是盲目相信了自己可以改變一段歷史的能力同,卻輕視了歷史慣性的強大反噬之力:他保住了越王趙茂的性命、延長了哲宗皇帝的健康、又促成了蘇軾與章惇的共相、而且他還拿到了趙煦親筆寫下的傳位密詔。於是,他認為在這全新的政治形勢之下,向太后與端王趙佶不太可能再有所作為了!
但是,歷史的車輛在隆隆向前的時候必然會保持著平衡,在這一頭多出了他秦剛的努力,另一頭怎麼可能還是保持著原來的力量呢?
雖然不止一人提醒過胡衍的不可靠,他也覺得自己有所防範,卻依舊還是小看了此人的野心與大膽,更沒有想到加上了胡衍的向太后與趙佶一夥居然能夠在一夜之間逆風翻盤!
當然,這次之後,對於胡衍這個所謂的“兄弟”,秦剛還是極為認真地想好了最好的對策。
這個教訓,真不是一般地刻骨銘心!
艦首突然傳來了“鐺鐺鐺”的敲鐘之聲,原來是已經到達了秦州港。因為乘坐的是九州艦隊的戰艦,簡單的旗語交換過之後,就可直接駛進秦州內港下船。秦剛並沒有表露身份,讓李俊陪同,直接去執政院。
流求由於昨天剛收到九州北軍騎兵在曷懶甸的戰報,雖然是一場勝仗,但戰報裡的巨大戰損依舊令人震驚。經大議長秦觀提議,今天一早,議會、監察院、軍事院的所有主官,都一同在執政院中召開會議解讀討論這份戰報。
因為隨著大議會的議事職能慢慢加強,許多流求住民、海商及本地商人議員認為:在倭國九州以及遼東渤海國投入大量的軍力及鉅額資金很不值得,而且也看不出價值。以至於影響到高層官員對秦剛提出的“女真威脅論”,也開始有了不小的動搖。
“女真人的戰鬥意志極其強大!”首先發言的,是軍事院的林劍,“從戰報中看,女真兵此役傷亡六成,但即使是如此,也沒有全線潰敗”
“他們畢竟還是敗了,這有什麼不同嗎?”一個議會代表不是太懂軍事,但在問了後,發現在座其他人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孤陋寡聞了。
不過,還是秦議長極其耐心地解釋:“軍隊作戰,士氣為先。但凡戰爭中,傷亡超過兩成,士兵就會發現身邊都有受傷的人,士氣便會大幅下降;傷亡超過三成,缺乏訓練的部隊就有可能會崩潰;超過四成,大機率就有可能會現場投降。但是這些女真兵,傷亡率居然高達六成了,還能繼續堅持作戰的,至少我所讀的兵書典籍裡,真是沒見過類似的例子。”
“哦!那我們的北軍總傷亡也達到五成,那也是極不簡單的了!”這個年輕議員倒也善於總結。
“此戰役還發現一個問題,流求格致院新推出的板甲在水師中頗受歡迎,但北軍騎兵仍習慣穿戴傳統札甲。但是此戰傷亡者中八成都是穿戴札甲的,因為它們面對女真兵的鈍器防護較差。少量裝備板甲者的,受傷的多是輕傷。”林劍更是解讀出了新的一點。
“騎兵不願裝備板甲,說明板甲的結構還需要改進,可以讓格致院重點跟進研究。”張耒看到了背後的原因。
“我看戰報上說,這女真人幾乎沒有披甲防護,卻能差點與我們的全甲兵打成平手,他們的戰鬥力果真有這麼恐怖嗎?”略知兵事的陳師道發問。
“女真人,是比契丹人更野蠻的北人,他們長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力大體健。他們打仗的風格就是:只攻不守!賭的是兩點:第一,他能比你動作快,砍倒你時你還沒來得及傷到他;第二,他比你力量大,一刀砍中你就直接解決,而雖然被你砍中時,他的體格卻能扛住!先前渤海國戰勝契丹人之後,組織了兩萬兵馬北征,結果遇上曷懶甸的生女真人,雖然每次能以幾千對幾百,卻最終還是被這些生女真打得落花流水,逃回來的人不剩兩成。”說這話的正是從遼北迴來不久的宮十二,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