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引蛇出洞(第1/2 頁)
話說張遼渡過黃河後,快速襲擊平原郡。
袁譚在平原郡的守將岑璧招架不住,棄城往北而逃,直奔河間國樂城,和樂城守將彭安合兵一處。
張遼輕鬆獲得平原郡,安撫眾官,讓他們繼續各司其職。
呂威璜率大軍趕到後,張遼率騎兵繼續往北,攻擊河間國。
彭安從岑璧口中得知張遼佔住平原郡,一邊罵岑璧不爭氣,一邊要提兵去打張遼。
岑璧連忙勸道:
“張遼文武全才,有勇有謀,是和關公大戰幾十回合都不分勝負的好漢,我這小命也是僥倖撿了回來。
我沒有去投奔袁譚將軍,而是一路往北,就是想告訴彭將軍,小心為上,不可輕敵,萬萬不可再丟了主公的城池。”
彭安聽罷,心中怒氣漸消,轉而用商量的語氣說道:
“若真如此,我則是誤會岑將軍了,但主公眼下遠在黎陽,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岑璧已經體會到了張遼騎兵的厲害,尤其是那讓人聞風喪膽的連弩,給他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岑璧略作思考,說道:
“彭將軍,依我愚見,眼下最好是深溝高壘,堅守不出。
張遼的騎兵再厲害,但是攜帶的軍糧有限,我們堅壁清野,不過半月,他們自然退去。
我們此時可趁他們將士疲憊,軍心渙散,率精銳盡出,則可擊潰張遼。”
彭安一聽岑璧這番言論,覺得很有道理,點頭稱讚道:
“岑將軍說的很有道理,你我兄弟二人團結一致,一定可以打敗張遼。
走,帶將士們上城!”
“走!”岑璧呼應道。
兩人剛到城樓上,忽然一個軍士單槍匹馬,在城下揚起高傲的頭顱,大聲喊道:
“我乃張遼將軍的使者,快快開啟城門,我有話要說。”
彭安一看此人是孤身前來,便把他放了進來。
原來張遼趕到樂城後,繞城一週進行檢視,發現已經有了防備,便安排人直接進入城中,當面對彭安進行辱罵,言語中都是些‘縮頭烏龜’、‘膽小鼠輩’之類的汙言穢語。
彭安大怒,罵道:“誰給你的勇氣,在我軍中竟然如此猖狂!來人啊,給我拉出去斬了!”
張遼的使者絲毫不亂的說道:“沒想到彭將軍竟是如此氣量,豈不聞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彭安冷哼一聲,“哼!你以為我不殺你就拿你沒辦法了嗎?來人啊,把他的耳朵鼻子割下來,亂棍打出!”
彭安難以嚥下這口氣,又要點兵去找張遼決戰。
岑璧一番苦勸,彭安這才暫時收了復仇之心。
諸葛亮一直給眾位將領灌輸愛兵如子的觀念,張遼看到自己手下受到如此侮辱,惱羞成怒,一千騎兵也都是嫉惡如仇,紛紛請戰。
眾人披掛上馬,一路飛奔來到樂城城下。城上守軍看到張遼率軍前來,只是閉門不出,各種痛罵。
張遼哪裡能忍,率軍幾度殺到城下,都被城上的亂箭射回。
一直到晚上都沒有一個人出來,張遼只好率軍返回寨中。
張遼自覺這個方法太沒效率,第二日便來到城外,仔細檢視地形,發現不遠處有一個高山。
張遼便帶著十幾個親從來到山上,居高臨下,檢視城中的環境。
只見城中百姓們閉門不出,只有軍士搬運軍資,來往不停。
張遼暗自琢磨,看這城中陣勢,怕是堅定了死守的決心,不能硬來;前面用了激將法,非但城中守軍沒有出城決戰,自己計程車兵還受到了皮肉之苦。
正當張遼躊躇間束手無策之時,忽然有將士來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