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岳陽樓(第2/3 頁)
清代是康熙皇帝。足可看出岳陽樓在每個朝代都具有其穩固地位的,所書之人無一不是書法大家。
白毅現在對這銅柱模型與書法字型不感興趣,倒是對銅柱模型邊上小池裡的魚感興趣。色彩斑斕豔麗的觀賞魚個頭不小,抓一條能吃個兩三天。
“你個吃貨能不能收收你那垂涎欲滴的眼神。”
林志鵬拍了拍眼神直勾勾盯著池中游魚的白毅,可不能讓這貓跑去抓魚。
白毅不理解了,不是吧,看看也犯法啊?自己可是發於情止乎理的乖貓貓,可不是那些滿腦子只知道吃的吃貨。
五朝岳陽樓有的簡單大氣,有的富麗堂皇做工複雜,每個朝代都有獨屬的建築特點。
林志鵬並沒有在這裡駐足太久,拍了幾張照片就去往下一處景點。
過了五樓朝觀來到雙公祠,說起雙公祠又不得不提起《岳陽樓記》,因為這便是紀念范仲淹與滕子京兩位先賢的。
雙公祠門聯“一湖一樓一記,浮乾坤、控南北、敘樂憂,江山勝景輝映千古;雙公雙績雙德,聯珠璧、會風雲、昭日月,文壇佳話流播九州。”這是一座具有湘北祠堂建築風格的祠堂。
祠堂內沒設定神龕,而是築兩座端坐敘事聊天的銅像,以雙公敘憂樂的生活場景替代。再根據介紹牌,可以分出左為范仲淹右為滕子京。
祠內記載有歷代岳陽樓的歷史變遷,還有雙公各自蠟像。岳陽樓的由來是魯肅當時為了操練水軍而建的閱兵樓,這閱兵樓便是岳陽樓前身。
白毅看著這個銅雕魯肅,與自己看《三國志》以及《三國演義》時想象的還是稍有出入的。
從雙公祠出來來到玉衡亭,裡面是古代文人歌詠岳陽樓的詩詞碑刻。
拾階而上,便見一牌坊。居中有金字“南極瀟湘”,左右是“南極瀟湘千里月,北通巫峽萬重山。”
林志鵬望著浩浩蕩蕩長江水緩緩而上,白毅卻想著對面應該還有一個牌坊寫“北通巫峽”,自古不就講究一個對稱嘛,就是不知道左右石柱上的對聯寫的什麼了。
岳陽樓是一座城門樓,金頂的便是岳陽樓。而在岳陽樓左右各有一座二層二簷建築,離最近的是一座亭子紅柱碧瓦,門窗雕花精緻。亭子與另一側的二層小樓相呼應,也是如出一轍的紅柱碧瓦,歇山式的頂。
樓頂屋簷下有岳陽樓三字匾額,就是不知道是哪位書法家所寫。整體結構與之前的黃鶴樓相比,岳陽樓要更顯古樸典雅。
林志鵬徑直走向岳陽樓,並沒有過多留意其他建築。進樓便見木雕篆刻的《岳陽樓記》,左右兩側紅柱黑底金字的對聯尤為長,如果不是對仗工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兩首詩詞。其他柱子上也有長短不一的對聯,整個一樓全是詩書氣。
岳陽樓外面看來還以為也是一座現代重建的樓宇,進屋才發現它是一座貨真價實的古代建築,登上陡峭精緻的木樓梯上二樓,入眼也有一幅《岳陽樓記》的屏雕。不過二樓多陳列一些舊時的傢俱,甚至連古時的龍椅都有。
白毅盯著這臺龍椅,要是能坐上去感受感受就好了。
二樓便可憑欄而立居高欣賞四周景色,能看到滾滾江水與周圍還未去過的景點,尤其那些碧色瓦頂的建築。
上到三樓便已登頂,三樓同樣以詩詞作為重要景觀,當然也可靠窗遠眺賞景。
三樓正壁所懸掛一雕屏,上面文字狂放不羈,所寫是杜甫的《登岳陽樓》,而所寫之人是毛主席。
看到杜甫的詩就不得不提一下李白了,詩詞中最早出現岳陽樓一詞的還是李白的《與夏十二與岳陽樓》,而在《登岳陽樓》一詩的雕屏左右柱子上的對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也是李白所作。
白毅不得不感嘆李白是真厲害有名的景點基本能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