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第1/2 頁)
「可是晉相,徐謙徐公子可是天下最講信義的人了吧。」一老臣顫顫巍巍地反駁。
「你也知那是晉相?若是東晉帝君堅決不退兵,他又能如何?」魏淵心急火燎地反駁,嚇了眾人一跳。他平日風輕雲淡,這麼著急實屬第一次。
趙恭微微抬手,示意魏淵不要再說,他這一個多月都在想,只要能保住蜀都,他什麼都能做,今晨這箭來了,他心中早已有了打算,即使別人再怎麼爭辯,他也不會改變主意的。
「顏俞,你有何想法?」
顏俞兀自坦然一笑,天下歸一,他年少時的夢想,他曾說過為此可不懼魂滅,如今這一日就要到來了,只是終究是對不起趙肅的,他沒能做到答應趙肅的事情,保蜀中百姓,扶持趙恭。
不過,以東晉這兩三年的表現來看,若是秦正武統一了四海,百姓過得也不會差,趙肅應當不會怪他了,就算要怪,他也沒法子了,油盡燈枯,如果這副殘軀還能換來片刻的寧靜,又有什麼不能做的?
顏俞手中握著那箭,聚起全身力氣,在眾目睽睽之下朗聲答道:「若俞一人抵得過蜀都萬千百姓,俞,萬死不辭!」
魏淵愣了,他以為以顏俞那顛倒是非黑白的伶牙俐齒,再怎麼樣他也要為自己爭取一下,可是他竟然這麼輕易地答應了。
「請帝君容我與兄長道個別,傍晚時分,俞自會出城。」
這可真是最好的結局了,顏俞主動要求出城,蜀都甚至不會非議趙恭一句,趙恭點頭,派人去與晉軍交涉,便遣散了諸位大臣。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李益)
「俞兒你這是何苦?」魏淵還存了一絲挽留顏俞的心思,「你一出城,便命在旦夕,兄長不會殺你,可東晉帝君卻不會放過你。」
「我知道,」顏俞平靜回答,「俞兒這一走,蜀都便守不住了,但俞兒與兄長說一句交心的,他在外面,即使我不走一樣守不住,拖得太久了······」
「所以你便想趁早了結是嗎?用你的命去換是嗎?」
「知道他想要我的命,我是很歡喜的,兄長也該慶幸,我這條命,還值一座城。」
魏淵實在聽不得這樣的話:「俞兒你······」
「俞兒這一生,經歷過生死,大起大落,佩過相印,也下過牢獄,有明君,有良師,有益友,有甘願為了我放棄故國的兄長,還有,有過安南的桃花,聚峰的雪,永樂江的水,此生已無憾。」
「最後的願望,不過是見他一面而已。」
「只要能再見他一面。」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他了,兄長成全我吧。」
顏俞傍晚出城的訊息在晉軍的營地裡傳得沸沸揚揚,將士們歡喜異常,顏俞出城就意味著蜀都破了,天下歸一,他們就要回家過太平日子了。
趙飛衡自然也聽說了,急急忙忙跑去攔徐謙:「你放他一馬。」
徐謙不想跟他談顏俞,偏開頭說:「趙將軍這樣實不像一國之將,國要滅了不擔心,反倒擔心一個異姓之人。」
「你們都打到這裡了,我擔心有什麼用?他死了,蜀中才是真要滅了。」
「他對你們,有這麼重要麼?蜀中又不是沒人。」
趙飛衡痴傻地走了兩步:「你不明白,是他把蜀中從一個人人欺辱的小國變成後來能與你們東晉平分天下的大國,是他在我王兄最艱難困苦的時候選擇了毫無希望的蜀中,他是我整個蜀中的恩人。沒有他,蜀中早就亡了。」趙飛衡說著已開始掉淚,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趙飛衡戎馬多年,流血都是常事,卻只有這會提起顏俞才哭,「你聽說他並相三國的時候嗎?其實沒有外人說得那麼好聽。他只不過從一個地方奔波到另一個地方,什麼都要做,他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