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2 頁)
「聽口音,你們是北方人嗎?」
「嗯,我們老家是東北的。不過哥哥在杭州工作,姐姐在北京工作,我在長沙讀書。」
除了杭州,無論是東北、北京還是長沙,距離安山都挺遠的。要相聚在這裡也不容易。
「隔這麼遠啊!這樣,時間竟然也安排得出來嗎?」
「我們全家從來沒有一起旅行過,爸媽再不出門就老了,旅不動了。是我妹上個月在我們微信群裡提議要搞一次家庭旅行,我們想想覺得是應該搞一回,所以都各自請好假出來了。」
「挺有決心的!」
長途旅行需要的不止一天兩天,一家人都能請個小長假來旅遊,這也不是件輕鬆事。
雨勢終於漸漸小下去了,但還沒有停。
天氣軟體中顯示,這雨要下一整晚,但不會有剛才那麼大。
三兄妹看著風雨小了,起身要回去了。
他們對沈青道:「今晚真的謝謝您了。我們爸媽還在酒店等我們回去,那我們就先走了。」
「誒好,你們雨衣記得穿上啊!」沈青道。
這一家人,挺溫暖的。
雖然每一個人都不跟爸媽一起在老家生活,但妹妹提出要家庭旅行,就都能下定決心請假出遊,還帶上年邁的父母一起。
一家五口各自坐高鐵,齊聚哥哥生活的杭州,再以杭州為中心,在周邊的大小城市旅行。
沈青想,要是能時光穿梭,無論如何她都要回到她媽媽去世前,叫來在安山上開店的爸爸,一家三口一起好好地聚幾天,去一個城市旅遊,留下點共同的記憶。
那時候,媽媽很忙,爸爸更忙。每次相聚都太短暫。
每個人都想著,現在忙這麼幾年,等以後賺到錢了,或者積蓄更多了,總有機會再好好聚聚的。
但期待中的機會並沒有到來,一年一年地拖延,等來的不是機會,而是衰老和意外。
儘管,時光不等人,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大家似乎總覺得最好的機會不是現在,而是將來。
直到物是人非的時候,再傷感,再遺憾,再後悔。
沈青跟李巖講:「這兄妹三個關係可真好呀!」
李巖想到自己那四個很少見面也很少聯絡的哥哥姐姐,語氣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羨慕說:「嗯。」
沈青接著感慨:「我本來想,一個家庭有一個小孩就夠了,但這麼看來,多孩家庭也蠻不錯的。」
李巖笑了,看向她,問:「我們生幾個?」
沈青瞪他一眼:「你都沒娶我呢,就想我給你生孩子?」
李巖笑得更歡,一把抱住她。
第55章 可惜
今夜的雨是不會停了,但相比之前,此時已算得上是毛毛細雨。
沈青問李巖:「你今晚能別下山了嗎?」
「留我住?」
「嗯。你明天再下山吧,反正晚上也沒貨要送。」
「你確定嗎?」
沈青輕輕地捶他一拳:「不住就算了。」
「住。」
「時間差不多了,店門該關了。」沈青從他的懷抱裡脫出,去關了店門口的掛燈,再把門關上鎖,插上銷。
這是李巖第一次看她做這些。
關燈關門非常熟練,因為這是每天都要重複的動作。沉重的店門因年份的老舊而發出咯吱的聲音,插上插銷時鐵鏽之間的相互摩擦也帶來噪音。
但李巖聽著看著,卻覺得很舒心。
還記得很久之前,沈青才剛上山不久的時候,她與安山之間,總有種朦朧的隔離感。但現在看到的她,卻已經完全跟安山的生活融為一體了。
她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