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朕來為牛點睛(第2/3 頁)
來表達他們對朱見深的佩服和欣賞。
商輅不知何時站在朱見深身邊,看了眼遠處插著皇莊字樣,卻均勻分成塊田,道:“大興和宛平縣的土地都是上好的良田,我從來沒見過像您這樣的分自己的良田給百姓無償用的。”
大明藩王與皇帝裡,商輅確實只見到朱見深一個。
“是因為我坐在那個位子上。”
朱見深坦然道:“要是我把這些地都圈為皇莊私田,我的身份,百姓也無話可說,也不見得會怪我。
可是大明朝現在能種糧食的土地就那麼多,兄弟們分走一半,手下人分走一半,我再佔幾十萬畝。
這樣沒有地的,吃不飽飯的人就多了。
可我現在沒有多少地,只能把抄來的皇莊給每個無地的百姓先分點兒,保證他們有地種。
他們吃不飽就要掀桌子,到時候國破人亡,那我佔著那些土地意義在何處呢,何談為黎民百姓。
靠聖賢書?聖賢書只有百姓不餓時才願意去讀,吃不飽時,大家只會拿來生火。”
商輅聞言,恍惚間想起來國子監整天舉著書讀的,甚至朝堂上官員都在說為了百姓。
用書中的大道理來治國,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對的,可是他到了鄉野,才知道鴨子原來是有毛的,不是端上桌的樣子,麥苗和草也不一樣。
幼年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入了朝堂,這些事更是沒有顧及過。
都在祭祀聖人,尊孔家,但是去年山東大水,百姓逃難,孔家連一文錢也沒拿出來,可每年照樣說是救世的聖人賢人,照樣祭祀。
對文人,骨氣重要,餓死事小。
對百姓,吃飽最重要。
百姓才是大明朝的基石。
站在田頭,朱見深看著十幾件嶄新的農具,道:“你們為何不用!”
幾個農夫道:“聽說當今皇上,讓官府給我們新農具和糧種什麼的,皇上是好皇上,可他官兒不是好官。
這些農具都是我們家家戶戶有的東西,我們要重樣的有啥用,犁杖和牛梭子,我們有。”
“竟是這樣。”朱見深一時愣了:“那你們的農戶種植手冊呢,不是讓衙役下鄉來宣讀嗎,明天就是立春,怎麼還沒有動靜。”
“唉,小相公,皇上坐在宮裡怎麼會知道外面的事兒,我們都已經習慣了,多出些力就好,你看這些地就是皇莊,白給我們用,皇上好。”
商輅肉眼可見的發現朱見深臉色越來越冷。
大興縣,還是天子腳下!
工部竟然敢偷工減料。
定是工部這群人,為了偷工減料矇騙沒出過宮,耕過地的陛下,拿去年的舊工具來敷衍陛下。
以前都是陛下下令,官員執行不執行都靠自己良心。
這次是兜不住了……
“哎,快過來吃春餅了!”
婦人一招呼,村民都笑哈哈的過去分餅。
朱見深看了眼商輅,道:“你們也去吃吧。”
商輅與朱永點頭,不敢違逆。
朱見深蹲下身看了看農具,他送去工部的圖紙,他們一張兒都沒有用,發下來的,全部都是老農具,上面有工部刻章。
農具都這樣糊弄,要是他發下去糧種還得了,這些分出去的田地,天子腳下都是規矩給百姓了。
山高皇帝遠的府縣,到底是怎麼樣的,誰也不知道。
“相公,最後一張春餅了。”王皇后咬了咬下唇,看了看朱見深的手裡捧著土,猶豫剎那,還是微微笑道:“我們分食一張如何?”
“可以,但我手是髒的。”朱見深仰著頭,笑道。
坐在石凳上,靠在樹下的,坐在井邊的人都看到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