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唐延的母親李月娘拿著洗好的衣物回來了,看到自家男人抱著兒子,疑惑道:「今天你怎麼回來的那麼早?爹和大哥二哥還沒回來呢?」
「這不是我們小二滿月嘛,我就去抓了條魚來慶祝一下,現在要忙著秋收,老丈人那邊不方便過來,要等到秋收過後才會來,到時,我再去抓一條!」邊說,唐明還拍了拍兒子。
李月娘一聽到這話,覺得唐明重視自己的孃家,心裡高興,但嘴上卻說:「等到秋收後,天兒也冷了,水裡太冷,還是不要去抓魚的好,省的生病。」
「可不是,老三,你可不能去,這水裡多危險啊,等到親家來了,我多做幾個蛋也差不多了,而且,親家是來看外孫子的,哪兒還計較這口吃的。」
唐王氏端著魚湯將魚湯放到了餐桌上,但這話裡話外具是對自家媳婦兒的不滿,她總覺得兒子太看重這個媳婦兒,卻也有幾分對兒子的擔憂,要知道深秋的河水,冷刺骨,家裡銀錢少,是生不起病的。
李月娘聽了後,看了唐明一眼,唐明忙說:「娘說的是,是兒子考慮的不夠仔細,到時,我也不去河裡,我就在山外邊挖幾個陷阱,看看有沒有什麼動物進去,既能吃也能賺幾個錢。」
唐王氏一聽,覺得這樣也不錯,現在家裡又多了個孩子要養,是得加些進項,便不再多說了。
李月娘繼續晾衣服,唐王氏想著家裡男人們也快來了,就去廚房把飯食拿了出來。
唐延在旁邊看了好大一齣戲,果然婆媳關係自古就是極難處理的,就這短短一個月,唐延已經看了好幾齣大戲。
他的奶奶是不好相與的,娘也不是好欺負的性子,要是剛剛父親沒處理好,可有的鬧。
很快,唐延的爺爺唐大海帶著大兒子唐石和二兒子唐竹回來了,後面還跟著大兒媳李大娘,剛進院子,看到小兒子就說:「雖說今天是小二滿月,但也沒你這麼幹的,你不知道現在秋收,竟花了那麼多功夫去抓魚,要不是你今天去得早,看我不揍你。」
「爹,我今兒可是起得一大早就去田裡了,也沒耽誤多少,明天我絕對不這樣了!」唐明趕緊抱著唐延過去,想著爹能看在孫子的面上饒過這一回。
果然,唐大海一看到孫子表情就緩了下來,只說:「下次不可這樣了。」
剛說完,唐延的二伯母王麗娘就抱著女兒走了出來,邊走邊說:「爹回來了,大哥大嫂真是辛苦了,要不是因為生二丫的時候虧了身體,容易暈倒,我也能去田裡幫幫忙,如今,只能辛苦大哥大嫂了。」
「好了,我們先進去吧,這麼久了,我們肚子也餓了。」唐大海打斷了兒媳王氏的話,走進了屋子裡。
唐家一家人圍坐在桌子上,王氏先給大家分好飯,做農活的男人分了大部分魚肉,大孫子木頭分一小塊,自己和三個媳婦兒、兩個孫女喝魚湯,一條魚很快就分完了。
而唐延只能在旁邊看著,等李月娘吃完後餵他,雖然沒表現出來,但其實,唐延還是沒辦法完全接受自己穿越到另一個地方的。
即使在現代的時候親緣單薄,也沒有成家,幾乎沒什麼牽絆,但是有好朋友,也有親近的老師,最主要的是現代的便利是這邊再怎麼樣也代替不了的。
第3章
天氣漸涼,轉眼就要入冬了,唐延也已經兩個月大了,每次一來人,唐延就小心留意對方的動靜,如此留心下,總算把現在的情況理出了一部分來了。
他現在是在小河村的一戶農家裡,爺爺叫唐大海還有個二爺爺唐大山,應該是爺爺的弟弟,看起來是個和藹的老人,奶奶姓王,具體叫什麼也不清楚,外人也只叫她唐大娘,要不是一次有個老人叫她唐王氏,唐延都不知道她的姓氏。
大伯唐石娶了李氏大娘,生了一女唐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