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多人為了見他一面,埋伏在送貨路線上,其中不乏來自外縣市的仰幕者,這件事又被當作新聞炒了一次。為了不讓業務受影響,貨運公司剛開始曾要求電視臺別再報導,但風潮依然遲遲不退,於是貨運公司決定乾脆請青柳雅春來拍廣告,卻被他斷然拒絕,最終沒有付諸行動。青柳雅春的理由是“這麼做會影響送貨的工作”,而這也讓民眾對他的好感度再次提升。
“歹徒有刀子,您不害怕嗎?”在過去的錄影中,採訪記者繼續提出問題。
“因為是突發事件。”他接著回答。
“您一下子就把歹徒摔出去了,請問您是不是練過柔道?”
“那是學生時代的朋友教的,我只會那一招。”青柳雅春搔了搔鼻頭。看見他這副困擾的模樣,就算不是女人,也會興起保護他的念頭。“那招叫做大外割。朋友告訴我,用大外割把敵人摔倒之後,拼命揮拳就對了。”
原來那是兩年前的事了,田中徹不禁感到懷念。結果,這個送貨員的話題不到半年便平息了。一時的風雲人物過了那個時間點,也只是個平凡的小人物。如今,那個平凡的小人物在兩年之後,竟成了殺害首相的嫌犯。
“沒想到竟然是他。”過去的錄影畫面播完之後,主持人語重心長地感嘆道。
“事實上,”某個擅長採訪演藝圈醜聞的女記者說:“當時我也曾經採訪過他。這個人乍看之下雖然是個清爽的好青年,但常常會有一些焦慮不安的舉止呢。”
“嗟,原來如此。”主持人呼應道。接下來,剛剛那個錄影畫面的一小部分又再次被播放出來。帶著靦腆與緊張感對著麥克風說話的青柳雅春,右手被區域性放大。或許是找不到合適的擺放位置,青柳雅春的手指劇烈抖動,蹺起的二郎腿也不停更換。接著,青柳雅春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的影像被慢速播放,此時可以發現他的嘴角曾一度微微上揚,兩端翹起,目光銳利,露出藐視的表情,只有慢動作重播才能發現瞬間消失的另一張臉孔。
在田中徹的眼中,青柳雅春這個乍看之下清爽帥氣的優質送貨員,似乎露出陰險狡猾的本性。
據節目主持人表示,青柳雅春在三個月前便已辭職了。對貨運公司來說,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離職員工犯罪總比現職員工犯罪要來得好一些。
“田中,有了戲劇性發展呢,真有意思。”來到吸菸區,看見國中生坐在椅子上,興奮地如此說道。“這麼快就找出嫌犯,看來警察也很拼呢。”
“首相被殺了,這可關係到警察的威信問題,當然非拼不可。”田中徹答道。“不過,”田中徹接著說起一件掛心的事,“那個青柳不見得是兇手吧?現在就公佈他的姓名好嗎?”
“警方不是握有確切的證據,就是認為這一次的情況特殊,為了早日逮捕兇手,顧不得人權了。”
“真的有所謂的確切證據嗎?”
“誰知道呢。不過,據說保安盒連電話的通訊紀錄也可以擷取,只要好好利用,應該頗有幫助吧?”
“看來你真的很喜歡監視社會呢。”
“我才不喜歡。難道你喜歡‘老大哥在看著你’(注:‘老大哥在看著你’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的政治諷刺小說《一九八四》[Nieen Eighty-Four]中,經常出現的標語。‘老大哥’(Big Brother)是權力的象徵。)的世界嗎?”
“誰是老大哥啊。”
“我只是試圖敲響警鐘。”
“儘量敲吧。敲響那個警鐘的人就是你(注:‘敲響那個警鐘的人就是你’影射日本歌星和田アキ子於一九七二年演唱的歌曲《敲響那個鐘的人就是你》[あの鐘を鳴らすのはあなた,阿久悠作詞,森田公一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