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2/2 頁)
陽光和新鮮空氣進入,就必須開啟窗戶和窗簾,這樣原本就有的陽光將照亮你的房間,清新的空氣將掃除周圍的潮悶。寬恕也是一樣。受害者可能願意寬恕,送出這份厚禮,能不能接受禮物取決於罪犯‐取決於他能不能開啟窗戶和窗簾。他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可以開啟窗戶和窗簾,讓寬恕的陽光和空氣進入他自己。
實際上,寬恕的行為等於我們宣佈:我們對未來的關係充滿信心,對犯錯誤的人改過自新、不再重蹈覆轍,充滿信心。我們說,現在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這個行為表示的是對罪犯可以改變的信心。據基督說,我們應該準備不止一次甚至七次這樣做,要七十個七次[6]‐無止境地去做,只要你的兄弟姐妹願意為他們的錯誤一次次向你坦白。
這是一個挑戰,但人無完人,我們總是會因為自己的錯誤傷害他人,特別是我們所愛的人。因此,我們永遠需要一個寬恕與和解的過程,來處理令人遺憾但又是不可避免的關係問題。這是人類生存無法逃避的特徵。
罪犯坦白和受害者寬恕,並不意味著整個程序的結束。罪行常常給受害者造成了有形的、物質上的傷害。種族隔離為白人提供了巨大的特權和利益,而其受害者則備受壓迫和剝削。如果有人偷了我的鋼筆,然後請求我寬恕他,那麼他必須退還我的筆,否則其悔過和坦白等於零。只要條件允許,坦白、寬恕和賠償應該是一個整體的組成部分。
在南非,和解過程受到巨大貧富差距的嚴重阻礙,富人大部分是白人,而窮人則大多為黑人。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造成的貧富鴻溝,給和解與國家的穩定造成了最為嚴重的威脅。罪犯和種族隔離的受益者大多屬於富人,而大部分受害者則來自窮人階層。這就是為什麼我敦促白人要保證黑人境況的改善,因為如果不能用住房替代黑人居住的棚窩,如果黑人不能夠得到白人早已享受的潔淨水、電力、廉價的醫療、像樣的教育、良好的工作和安全的環境,我們就可以同和解告別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