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現場(第1/1 頁)
鑼鍋巷是一條匠人聚居的巷子,住在這裡的多是打銅的匠人,後來也住進了一些鐵匠和銀匠。
一說到匠人,聞茵便想到匠人法。伏義的怨靈木偶,銀羅的銀魚銀紙鶴,她都親身領教過。
這次的“四立案”,會不會也和匠人法有關?
馬一惟家是一座不大的小院子,只有一進,如今家中只有眼盲的六旬祖母。大理寺念其年老,派了一名婆子在她跟前照顧,也是為了監視。
得知聞茵要半夜探訪馬家,管翊已經派人來通傳。那名婆子伺候老祖母起身,還將作為證人的鄰人叫了過來,等候問話。
走進馬家的院子,聞到的不是匠人家中的鐵器味、汗臭味,而是一股子淡淡的墨香。
夜色如墨,院子裡的老樹上掛著一個昏黃的燈籠。隨同而來的大理寺衙役手中也提著燈,憑藉燈光,聞茵才看清眼前年邁的老祖母。她的臉上爬滿皺紋,背佝僂著,眼窩因為長年失明而凹陷成了兩個黑洞。
聞茵略一沉吟,笑道:“老人家,您受委屈了,咱們到裡面說話吧。”又轉頭問那婆子:“馬一惟住在哪間廂房”
婆子指了指東邊的廂房:“是這一間。”
那廂房很小,只站得下四個人。除了聞茵陸景管翊和那位老祖母,其他人都在外面候著。
聞茵環顧了這廂房一週,問:“老人家,平日裡馬一惟呆在屋子裡,最常做的事是什麼?”
老人顫巍巍地回答道:“這孩子最愛讀書。”
陸景覺察出些微頭緒,問:“一本書少說半兩銀子,家貧至此,如何買得起書?”
“回大人的話,這孩子平日省吃儉用,省下的錢都用來買書了。”
聞茵回頭看,只見屋角放置著一口木箱,走過去開啟箱子,裡面放置的都是竹炭,中間是一個布包。開啟包袱,都是四書五經。
這些書每一本都有勤為翻動的痕跡,可見馬一惟確實是一個好學的少年。
她又走到桌子前,用手輕輕摩挲那簡陋粗糙的桌面。這書案是用破舊的門板拼成的,表面有許多縫隙。
聞茵的手指摩挲過那些縫隙,指尖沾上了一些粉末。
“把那鄰人叫進來。”她背對著眾人說道。
外面聽得聽傳,便讓鄰人進來。
聞茵問:“六月初七那一晚,你在門口觀望馬一惟,當時他正坐在這張書桌前,背對著你,是嗎?”
“是。”
“他當時在讀書?”聞茵轉過身,直視著那位鄰人,“你看見他的書了嗎?讀的是哪本書?”
鄰人支支吾吾:“不敢欺瞞縣主,小人確實沒看見是哪一本書。”
“那你還記得當時他桌上的油燈放在哪裡嗎?”聞茵問。
鄰人走過來,拿起桌上那並未點燃的油燈放在桌子的遠角:“放在這裡。”
管翊倒吸一口涼氣:“放在這裡?怎麼可能?這油燈如豆,若不是放在近前,便照不亮書頁。除非……”
“除非馬一惟當時並不是在看書。”聞茵將手伸到陸景鼻尖下,“國師大人,您看看這是什麼粉末?”
陸景在聞茵指尖輕輕一嗅:“白礬、水銀、錫、鹿角……這是磨鏡粉。”
“不錯。只有磨鏡子才需要這幾種粉末,而這粉末是我方才在書案的縫隙中發現的。說明馬一惟時常在這裡磨鏡子。”聞茵道,“還有,六月初七晚上,他獨自呆在房中,將油燈置於書案遠角,這也說明他當時不是在讀書,而是在——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