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3 頁)
果了,不然這些人就會弄個沒完,裝暈她已經試過了,沒有用。薛氏想到自己多年前聽到的一句話,在絕對的權勢面前,什麼計謀都無濟於事。
難道今天她就被逼到了這個地步?
不是的,絕對不是的!這老大不過是現在看著勢高,她還有翻盤的機會!
離開這長安侯府,她怎麼願意?如今,也只能是緩兵之計了。
&ldo;分家這麼大的事兒,你們也不能說了就決定了,我還要考慮一段時間。怎麼,老大,你連這點時間也等不了了嗎?&rdo;薛氏對李煦之說道。
李煦之道:&ldo;母親是長輩,你說如何就如何?&rdo;
薛氏聽了冷笑,我讓你再也不要回來了,你樂意不樂意?不過面上還是說道:&ldo;既然這樣,容我們幾天了。&rdo;
這些族人沒有停留在長安侯府,而是跟著李煦之去了他現在御賜的宅子,王氏早就準備好了宴席,請族人們吃酒。
三叔公在宴席過後,對李煦之說道:&ldo;那邊要是同意分家,你能捨的也就舍了吧,我相信你就是不靠這些祖產,也能過的比他們好。&rdo;
三叔公的意思,是在這產業上,讓李煦之不要斤斤計較,免得到時候弄得難看。
快刀斬亂麻,把家儘快的分了,才是好事兒,免得別的世族看他們李家的笑話。
李煦之道:&ldo;除了是侯府必須繼承的,其他的,孫兒這邊是不會計較那麼多的。我看咱們族人甚多,這些年祭田也沒有增加,我希望能從侯府再拿出來五百畝的地供養族人們。&rdo;
&ldo;好,好,好!煦之,三叔公果然沒有看錯你。&rdo;一個能為族人打算的侯爺,才是他們想要的。
這十幾年來,侯府的產業被薛氏等人拽在手心裡,他麼這些旁支中,有的人都快吃不上飯了,上門打秋風的也有,只是那侯府的人的嘴臉,確實是讓人很不舒服。
經歷了這麼多年,李氏族人是越來越多,不可能都富裕,有些旁支,可不就是靠著每年祭田的收成,能過上日子?
可是三叔公他們每次和侯府的人商量,想要多弄出點祭田出來,侯府的人就找各種藉口,不予理睬。
同一個祖宗,有的過的錦衣玉食,有的過的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這也太不像話了。
作為輩分高的三叔公,能得到這樣的承諾,也是喜從天降了。
李煦之把這事兒跟王氏說了,王氏聽了微笑著說道:&ldo;怎麼?老爺還怕我不同意?我是那麼小氣的人嗎?&rdo;
且不說她自己的嫁妝,作為西寧侯的嫡親妹子,她的嫁妝十里紅妝,絕對不誇張。
西寧侯鎮守西寧,可以說,在西寧,那就是土皇帝,他妹子的嫁妝,能寒磣嗎?這麼些年打仗,西寧侯從敵方那邊得到的珍奇異寶不知道有多少,一部分上交,可是誰也不是傻子,都會給自家留好的東西,王氏的嫁妝裡面,這些好東西多的不得了,隨便一個拿出來,都價值□□了。
當初西寧侯知道妹夫是京城的人,提前就在京城給王氏買了宅子鋪面,和田產。有權有錢,什麼東西買不到?
區區五百畝地,王氏真沒有放在眼裡。
當然,她也不是手頭散漫的人,五百畝地給出去,讓李氏族人得到實惠的同時,也更站在他們這邊,到時候輿論就更利於他們。
至於分那長安侯府的家產,這些年,這些家產在那薛氏母子手裡,肯定早就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他們也不稀罕爭這些東西。只有沒有的人,才拼命的想要把這些東西爭到手裡。
所以,京城傳出來,長安侯府分家的訊息的時候,有些人還同情薛氏母子等人,覺得李煦之做的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