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第1/2 頁)
然而,沒等聖旨頒布出去,各地方反叛的起義軍就陸續也拿出了玉璽,堅稱自己手裡的才是真的。
李貫文當然想先不管不顧稱帝再說,可敏民間對他的事情多有杜撰,傳的無比難聽。
且各地群雄並起,大有威脅朝廷的架勢。
李貫文只得先分出精力將這些擁有玉璽的人解決。他手上有兵,自是不把這些人放在眼裡。但事急從權,只得一切從簡,草草坐上了皇位,連年號都沒來得及改,就派人打仗去了。
這一坐上那個位置,才發現國庫空虛,黨羽勾結,朝中一堆的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
更叫他氣悶的是,那些個大臣,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而且各顧各的,一個計策都沒獻上來,他只能自己想辦法。
國庫空虛,就徵稅,黨羽集結,就殺人,有什麼難的?
大臣都死了,就辦科考,選新的人上來,總之現在是他當家做主,威信要立起來。
結果,徵稅導致起義軍越來越多,大臣遭迫害,更沒人敢說話,不知不覺,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內亂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人數小的起義軍很快就被消滅了,可那些規模比較大的,卻一直和朝廷耗著,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後來,甚至十二路諸侯集結在了一起,共同對付朝廷。
與此同時,北巒見大安國久戰不歇,時不時在平疆試探,而原本讓他們無比忌憚的成山軍只剩下百分之一防範未然,抵抗起來無比費力。
內憂外患,苛捐雜稅叫百姓民不聊生,到了秋收的時節,有些地方卻因為戰爭而顆粒無收。
入了冬,怕是還有饑荒。
到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餓殍遍地,民不聊生。
清清已有了近八個月的身孕,平日已經不怎麼出院子了,食慾倒是比以前好些,可臉上也沒見著長肉,都堆在該長的地方了。
江家軍混在起義軍裡面,已經從原本的兩三萬眾,擴充到了二三十萬之多。
當初劉淵和李新如在荒山攢的那筆錢派上了大用場,否則根本養活不起這麼多人。
劉淵的身體還是老樣子,但他甚至打起仗來什麼最重要,所以預留了數千人在荒山產糧種地,自給自足,除了用不完的錢,還有吃不完的糧。
清清便打算撥一部分出來,入冬之後借給百姓度日。
劉淵的想法與她不謀而合。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興亡皆百姓苦,失了民心,即使登上皇位,也只是為禍江山,遺臭萬年。
李照的身份仍然藏得嚴嚴實實的,自從上回看著謝鐸用假玉璽攪得天下大亂後,他就開始潛心跟著他們學習。
往常他自視甚高,後來才發現,和謝家夫妻二人相比,他的一些想法簡直幼稚至極。
幸好謝鐸暫時是站在他這邊的,能趁機多學一招,日後就多一分活命的可能。
清清巴不得他懂事聽話,所以傾囊相授,加上不常出去,無事可做,總拿他解悶兒。
謝明燕和沈恪一直沒回金陵,江金玉和姐夫也來了京城,江東已被戰火荼毒,再待下去也是平白損耗,還可以過來照顧清清。
臨近中秋,謝府前所未有的熱鬧。
往年,中秋節會有燈會和煙花表演,通宵達旦、熱鬧非常。可今年,一是要打仗,二是崇德帝薨斃不足三月,不宜大操大辦。
清清便決定請個戲班子,各房做做樣子出幾個花燈,熱鬧熱鬧。
京城也不太平,家裡人都不愛出去,皆欣然同意,各房各院包括丫鬟僕役都各自準備了花燈,打算在中秋節當晚驚艷四座。
清清也想玩兒,畫好了圖紙讓鐵錘送到打鐵鋪去拆解成零件,她自己組裝、畫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