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兄弟論國策(第1/3 頁)
淮王看著手裡吳王的遺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現在任何不利的訊息都不能讓父皇知道。
吳王是父皇省錢最喜歡的一個兒子,要是這個訊息送上去,只怕父皇的命去了大半。
淮王從來沒有把吳王,蜀王,齊王,楚王這些兄弟當成自己的絆腳石和對手,從年少時候開始,他就想著離開朝堂,去拼一片天地出來。
從小就看慣了宮內的爾虞我詐,這樣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
直到魏國公把前因後果跟自己說明白了,淮王才知道父皇的良苦用心,母親和六弟的死讓父皇驚心,也讓他有了更好的安排。
對於這幾個兄弟,他談不上親近,也沒有什麼厭惡,畢竟幾個皇子很小的時候他就去往邊關了,相互之間較為陌生,有時見到連說什麼都不知道。
看著眼前的大兒子,熙寧聖上不想說太多,以後就是做皇帝的人,有幾個能聽進別人的話,哪怕這個人是他老子。
“我呢,是經歷過皇子奪位的,也知道民間那種斬草除根的說法,但是,我們是皇家,你未來擁有的是天下,難道容不下幾個看不慣的人。”
“你也知道,你母親和皇后、老六是誰害死的,可我能怎麼辦,殺人要是能解決問題,殺就是了,殺了一個,還有一個,這是必然的過程,殺不完的,除非你把位置讓出去。”
“現在,蜀王和齊王安分守己,吳王多病,我知道你不屑為之,可楚王......”
“如果讓他為我一世守陵,你同意,我可以下遺詔,要是你還覺得不行,我就不管了,但算我求你,能不能給楚王留個後,他以為做得秘密,其實皇家哪裡有秘密可言。”
“我不要你封什麼王爺之類的,隨便放個地方,讓他們安安分分過百姓的日子!怎麼說,他們都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你就當作他們不存在可好!”
淮王看著父親的懇切的面容,心下一軟,放他們一條活路,真沒有什麼擔心的。
“父皇,我給你一個保證,不管這幾個兄弟怎麼對我,哪怕是謀反,我都會給他們呢留條命,兒子說到做到,絕不欺瞞。”
“烺兒,只要你不怪父皇就好,朝堂裡情況你熟悉,哪些人可用,哪些人要用,你決定就是。外邦也是你的優勢,打也罷,和也罷,這個皇帝,相信你會比我做得好。”
“朝中,於公是個做事的人,也想把事情做好,他雖然不算是寒門子弟,但是對於民間疾苦是認識很深的,他這幾十年確實是為江山社稷想了很多,確實難為他了!”
“可惜他年紀大了,拼不了幾天了,我原來想著就是先讓他折騰,你應該也知道,整個朝堂都是想著自己利益的人,小動一下,這些人還算好,勉強配合,但是一旦觸碰到他們的核心利益,這些人不配合都是最好的,蜀州那邊就是他們直接挑唆了百姓!”
“還有那些尚書,說起來都是內閣,不說權位不重,可是他們大部分背後牽扯的是地方,宗族不能不要,家小不能不生活,一點一點,很多框框就把他們困住了。”
“再說,這些王爺,哪個能真正為社稷著想,他們更多的是想自家富貴,在地方上他們哪裡會理睬朝堂,會理睬我這個窩在京城的皇上,他們說話比我管用多了。”
“這麼多國公,哪個不是富貴滔天,就說魏國公,他還算節制的,沒有暗中做些手腳,但在京城、揚州附近至少有幾萬畝良田,那些百姓哪裡會知道朝堂,知道我這個皇上。”
“現在朝堂中暮氣太重了,大夏立國不過百年,已經到了這樣的境地!你現在還年輕,還有時間,千萬不要走上我這條路,我這幾十年,前面一直為了坐這個位置爭鬥,後來又為了社稷安穩不停地退讓妥協,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確實是我的無能。”
淮王